遠別離
桓山禽,遠別離。養女羽翼長,歲暮將安之。路難不顧返,橫絕四海湄。
昔年鳳死百烏集,白日哭吊聲悽悲。賢聖聞之淚亦墮,古人胡顏掩虆梩。
別離苦,天夢夢。孤墳萬里,冠帶蒿蓬。一劍掛樹,哀鳴求雄。
寧辭父母體,化爲西飛鴻。呼天泣以血,月墜青城空。
山頭還見月東出,何時見我泉下翁,吁嗟乎蒼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桓山禽:指桓山的鳥。桓山,山名,在今江蘇省銅山縣東北。
- 歲暮:年底,年末。
- 橫絕:橫渡,橫越。
- 四海湄:四海之濱。湄,水邊。
- 鳳死百烏集:鳳凰死了,百鳥聚集。比喻賢人去世,小人聚集。
- 胡顏掩虆梩:胡顏,羞愧;虆梩,土筐。意指羞愧得無地自容。
- 天夢夢:天昏地暗,形容心情沉重。
- 冠帶蒿蓬:冠帶,指官員的服飾;蒿蓬,雜草。形容荒涼無人。
- 西飛鴻:向西飛的大雁,比喻遠行的人。
- 泣以血:泣血,形容極度悲痛。
- 青城:山名,在今四川省成都市西。
- 泉下翁:指已故的父親。
- 吁嗟乎蒼穹:吁嗟,嘆息;蒼穹,天空。表達深深的哀嘆。
翻譯
桓山的鳥兒,經歷了遙遠的別離。養育的女兒羽翼已長成,到了年末她將去往何方?道路艱難,她不顧一切地橫渡四海之濱,不願返回。
昔日鳳凰死去,百鳥聚集,白日裏哭聲淒涼悲哀。賢人和聖人聽到這樣的消息,也會淚流滿面,古人羞愧得無地自容。
別離之苦,讓天空都顯得昏暗。孤墳在萬里之外,官員的服飾被雜草覆蓋。一把劍掛在樹上,哀鳴着尋找雄鳥。
寧願辭別父母的身體,化作向西飛翔的大雁。泣血呼天,月亮沉落在青城山空。
山頭再次見到月亮從東方升起,何時能見到我那泉下的父親,唉,蒼天啊!
賞析
這首作品以桓山禽的遠別離爲引子,通過寓言的形式,抒發了對遠方親人的深切思念和對別離之苦的深沉感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鳳死百烏集」、「冠帶蒿蓬」等,形象地描繪了別離後的淒涼景象。結尾的「吁嗟乎蒼穹」更是將情感推向高潮,表達了對命運無常的無奈和對親人的無盡思念。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別離主題的深刻理解和獨特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