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皇恩 · 題趙仲穆畫凌波水仙圖

· 張翥
湘水冷涵秋,行雲平貼。時見驚鴻度萍末。霧鬟煙佩,微步一川涼月。軟波擎不定,龍綃襪。 楚楚紺蓮,愔愔瑤瑟。照影明璫兩清絕。汜人何處,起舞爲誰輕別。數峯江上晚,和愁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湘水:指湘江,湖南省最大的河流。
  • 冷涵秋:形容湘水在秋天的清涼。
  • 驚鴻:比喻美女,這裏指畫中的水仙。
  • 度萍末:在浮萍之間穿行。
  • 霧鬟煙佩:形容女子頭飾如霧,佩飾如煙,這裏用來描繪水仙的輕盈飄逸。
  • 龍綃襪:指用龍綃(一種輕薄透明的絲織品)製成的襪子,形容水仙的衣飾華美。
  • 楚楚:鮮明整潔的樣子。
  • 紺蓮:深青色的蓮花,這裏比喻水仙的美麗。
  • 愔愔:安靜和諧的樣子。
  • 瑤瑟:美玉製成的瑟,古代的一種絃樂器,這裏形容音樂的悠揚。
  • 照影明璫:明亮的耳飾映照在水中的影子,這裏形容水仙的裝飾。
  • 汜人:指水中的仙女。
  • 數峯江上晚:江邊的山峯在傍晚時分。
  • 和愁疊:與憂愁交織在一起。

翻譯

湘江的水在秋天顯得格外清涼,天上的雲朵平鋪如貼。不時可以看到如驚鴻般的美女在浮萍間穿行。她的頭飾如霧,佩飾如煙,在一片涼月下輕盈地行走,整個河流都因此變得涼爽。她的衣裳軟軟的,彷彿擎不住,是用龍綃製成的襪子。

她鮮明整潔,如同深青色的蓮花,安靜和諧地彈奏着瑤瑟。她的明亮耳飾在水中的倒影與她本人一樣清絕。水中的仙女在哪裏?她爲誰起舞,輕輕地告別。江邊的山峯在傍晚時分,與憂愁交織在一起。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秋夜湘江邊的景象,通過細膩的筆觸和豐富的意象,展現了水仙的美麗與神祕。詩中運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形容詞,如「驚鴻」、「霧鬟煙佩」、「龍綃襪」等,生動地刻畫了水仙的形象。同時,通過「瑤瑟」、「明璫」等音樂和裝飾的描寫,增強了畫面的藝術感。結尾的「數峯江上晚,和愁疊」則巧妙地將自然景色與人的情感融爲一體,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留戀與憂愁。

張翥

元晉寧人,字仲舉,號蛻庵。豪放不羈,好蹴鞠,喜音樂。少時家居江南,從學於李存、仇遠,以詩文名。順帝至正初,召爲國子助教,尋退居。修遼金元三史,起爲翰林編修,史成,升禮儀院判官。累遷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爲詩格調甚高,詞尤婉麗風流。有《蛻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