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季常約至山中既而不果因以詩寄三首

· 高明
天寒木葉下,短景悽其清。幽居有所思,振衣臨《黃庭》。 仰觀冥鴻飛,竟與浮雲迎。悵望不可見,空山暮雨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短景:指鼕季日短。景,日光。
  • 幽居:隱居,不出仕。
  • 振衣:抖衣去塵,整衣。
  • 《黃庭》:指《黃庭經》,道教經典,此処泛指道家脩鍊之書。
  • 冥鴻:高飛的鴻雁,比喻避世隱居之士。
  • 浮雲:飄動的雲,比喻世事變幻無常。
  • 悵望:惆悵地看望或想望。

繙譯

天寒地凍,樹葉紛紛落下,鼕日的陽光短暫而淒清。我隱居在此,心中有所思索,整理衣衫,開始研讀《黃庭經》。擡頭望見高飛的鴻雁,最終與浮雲相遇。我惆悵地望著,卻再也看不見它們的身影,衹有空山中的暮雨悄然降臨。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隱居者在鼕日裡的孤寂與思考。通過“天寒木葉下”和“短景淒其清”的描繪,營造出一種蕭瑟淒涼的氛圍。詩中的“振衣臨《黃庭》”展現了隱居者對道家脩鍊的追求。而“仰觀冥鴻飛,竟與浮雲迎”則表達了隱居者對世事無常的感慨和對高遠理想的曏往。最後,“悵望不可見,空山暮雨生”則深化了隱居者的孤獨和無奈,同時也增添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

高明

元明間浙江平陽人,一說永嘉人,名明,以字行,號菜根道人。元順帝至正五年進士。授處州錄事,闢行省掾。方國珍據浙東,欲留置幕下,不就,旅寓鄞縣櫟社。明初,太祖聞其名,徵召之,以老疾辭。作《琵琶記》,爲南曲名著。有《柔克齋集》。 ► 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