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簪紱(zān fú):古代官員的冠飾,代指官職。
- 武林:地名,今杭州,此處指作者的故鄉。
- 慷慨:情緒激昂。
- 謾論:隨意談論。
- 衰遲:衰老遲緩。
- 忘機:忘卻機巧之心,指超脫世俗的心境。
- 白鳥:此處指水鳥,如鷺鷥等。
- 投老:到老,終老。
- 苕上:地名,指苕溪,位於今浙江省。
翻譯
長久以來,我因身着官服而不得不在文館中忙碌,心中卻想着回到武林的田園生活。 雖然情緒激昂地談論着時事,但衰老的身體已無法承載年輕時的壯志。 忘卻世俗的機巧,與白鳥爲伴又有何妨?在老去的歲月裏,我愈發喜愛那深邃的青山。 聽說練溪的春酒已經釀好,我期待與你一同在苕溪之上共賞春光。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田園生活的嚮往和對官場生活的厭倦。詩中,「簪紱」與「田園」形成對比,突顯了作者內心的矛盾。後句中的「慷慨」與「衰遲」更是深刻描繪了作者壯志未酬的無奈。尾聯則通過邀請友人共賞春酒,寄託了對自然與友情的珍視,同時也透露出一種超脫世俗、嚮往自然的情懷。
張翥
元晉寧人,字仲舉,號蛻庵。豪放不羈,好蹴鞠,喜音樂。少時家居江南,從學於李存、仇遠,以詩文名。順帝至正初,召爲國子助教,尋退居。修遼金元三史,起爲翰林編修,史成,升禮儀院判官。累遷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爲詩格調甚高,詞尤婉麗風流。有《蛻庵集》。
► 830篇诗文
張翥的其他作品
- 《 浣溪沙 · 臨川別席 》 —— [ 元 ] 張翥
- 《 初三日夜玩月至中秋日得詩 》 —— [ 元 ] 張翥
- 《 春日遊王公亮南墅 》 —— [ 元 ] 張翥
- 《 一枝春鬧蛾 》 —— [ 元 ] 張翥
- 《 歲除日 》 —— [ 元 ] 張翥
- 《 齊天樂 · 臨川夜飲滏陽李輔之寓所 》 —— [ 元 ] 張翥
- 《 金縷詞送王季境還廣陵 》 —— [ 元 ] 張翥
- 《 存道元帥師宗感時及陡溯山俟刀寨入貢次韻二詩送歸關戍 》 —— [ 元 ] 張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