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歸學士彥溫

· 張翥
老筆文章史漢間,喜聞華髮映朱顏。 司空舊隱王官谷,開府今稱庾子山。 一色黃茅丹竈火,十年清夢紫宸班。 與君歲晚須相見,久辦歸思疏乞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老筆:指年老而文筆老練的作者。
  • 史漢:指《史記》和《漢書》,代表古代史書。
  • 華髮:指白髮,表示年老。
  • 朱顏:指紅潤的面容,表示年輕。
  • 司空:古代官職名,這裏可能指王官谷的隱士。
  • 王官谷:地名,位於今河南省洛陽市。
  • 開府:指設立府署,自選僚屬。
  • 庾子山:指庾信,南朝文學家,因其隱居於子山而得名。
  • 黃茅:指黃色的茅草,這裏可能指隱居之地的簡樸生活。
  • 丹竈:煉丹的爐竈,這裏象徵隱士的生活。
  • 紫宸班:指皇宮中的朝班,這裏指朝政。
  • 歲晚:指年末或晚年。
  • 歸思:指歸隱的念頭。
  • 疏乞還:指上疏請求歸隱。

翻譯

您這位年長而文筆老練的作者,在史書般的文章中,我欣喜地看到您的白髮與紅潤的面容相映成趣。您就像古代的司空,曾在王官谷隱居,如今又像庾信一樣,自設府署,自選僚屬。您的生活簡樸,如同黃茅覆蓋的丹竈,十年來,您清靜的夢境中總是浮現出皇宮朝班的景象。在這年末或晚年,我們一定要相見,我已經久久地思考着歸隱的念頭,準備上疏請求歸隱。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一位年長而文筆老練的友人的敬仰和思念之情。詩中通過對比「老筆」與「華髮」、「朱顏」,展現了友人的才華與風采。同時,通過對「司空舊隱」、「開府今稱」等典故的運用,讚美了友人的隱逸生活和文學成就。最後,詩人表達了自己對歸隱生活的嚮往,並期待與友人再次相見。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元代詩歌的獨特魅力。

張翥

元晉寧人,字仲舉,號蛻庵。豪放不羈,好蹴鞠,喜音樂。少時家居江南,從學於李存、仇遠,以詩文名。順帝至正初,召爲國子助教,尋退居。修遼金元三史,起爲翰林編修,史成,升禮儀院判官。累遷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爲詩格調甚高,詞尤婉麗風流。有《蛻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