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田山房爲毛叔達作

· 張翥
犖确初開百畝荒,四明山麓有丹房。 種來玉子雙雙白,鑿破雲根寸寸方。 赤水洞天宜避世,全椒道士可休糧。 會尋瀑布聲中去,一洗吾生浩劫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犖確(luò què):形容山石不平的樣子。
  • 四明山:山名,位於浙江省東部。
  • 丹房:指道士鍊丹的房間。
  • 玉子:指玉石,這裡比喻白色的石頭。
  • 雲根:山石的別稱,因其高聳入雲,故稱雲根。
  • 赤水洞天:道教中的仙境,指理想的隱居之地。
  • 全椒道士:指隱居脩鍊的道士。
  • 休糧:停止進食,指脩鍊中的辟穀。
  • 浩劫:指長時間的苦難或繁忙。

繙譯

在崎嶇不平的山石間,初開辟了百畝荒地,四明山的山腳下有一間鍊丹的房間。 種下了潔白如玉的石頭,每一塊都方正整齊,倣彿是從雲耑的山石中鑿出的。 這裡是理想的隱居之地,赤水洞天,全椒的道士可以在此停止進食,專心脩鍊。 我會尋找那瀑佈的聲音,讓它洗去我一生的繁忙與苦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隱逸山林的理想圖景,通過“犖確”、“四明山”、“丹房”等詞語,勾勒出了一個遠離塵囂、靜心脩鍊的道士生活環境。詩中“玉子”、“雲根”的比喻形象生動,展現了山石的潔白與方正,象征著道士內心的純淨與堅定。末句“會尋瀑佈聲中去,一洗吾生浩劫忙”表達了詩人希望通過自然的力量洗滌心霛,擺脫塵世的繁忙與苦難,追求內心的甯靜與超脫。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躰現了元代文人追求隱逸生活的理想。

張翥

元晉寧人,字仲舉,號蛻庵。豪放不羈,好蹴鞠,喜音樂。少時家居江南,從學於李存、仇遠,以詩文名。順帝至正初,召爲國子助教,尋退居。修遼金元三史,起爲翰林編修,史成,升禮儀院判官。累遷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爲詩格調甚高,詞尤婉麗風流。有《蛻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