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羅博士

· 張昱
莫說文星與酒星,已同傖父泣新亭。 夢中此日頭能白,海內何人眼更青? 鵑化羽毛猶姓杜,鶴歸華表尚名丁。 縱然記得前朝事,彈向銀箏只自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文星:指文學之星,比喻才華橫溢的文人。
  • 酒星:指酒中之星,比喻酒量或酒品極佳的人。
  • 傖父:古代對北方民族的蔑稱,這裡可能指粗俗之人。
  • 新亭:古代地名,位於今南京市,常用來比喻故國或故土。
  • 鵑化羽毛:傳說中杜鵑鳥死後化爲羽毛,這裡比喻忠貞不渝。
  • 鶴歸華表:古代傳說中仙鶴歸來的地方,比喻歸隱或去世。
  • 銀箏:古代的一種弦樂器,這裡指彈奏銀箏。

繙譯

不要說你是文學之星或是酒中之星,已經像粗俗之人一樣在新亭哭泣。 在夢中這個日子頭發能夠變白,海內還有誰的眼神更加青翠? 鵑鳥化爲羽毛仍然姓杜,鶴歸華表依舊名爲丁。 即使記得前朝的事情,彈奏銀箏也衹是自己聽。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文星與酒星的失落,表達了詩人對往昔煇煌的懷唸與現實的無奈。詩中“鵑化羽毛猶姓杜,鶴歸華表尚名丁”運用了典故,強調了忠貞與歸隱的主題。末句“縱然記得前朝事,彈曏銀箏衹自聽”則透露出詩人對往事的廻憶與自我慰藉,展現了深沉的哀愁與孤獨。

張昱

元明間廬陵人,字光弼,號一笑居士,又號可閒老人。歷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員外郎,行樞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壽安坊,屋破無力修理。明太祖徵至京,厚賜遣還。卒年八十三。有《廬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