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總制胡公次陳伯亮韻

· 陳鎰
朱門畫戟衛嚴居,甌越民安絕吏漁。 身佩龍泉三尺劍,家傳豹略一編書。 且須部列平沙幕,未許閒乘下澤車。 白髮小儒瞻望久,自憐爾雅注蟲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硃門:古代王侯貴族的府邸大門多漆爲紅色,以示尊貴,故以“硃門”指貴族官僚的住宅。
  • 畫戟:古代兵器,此処指門前的儀仗。
  • 衛嚴:指嚴密的守衛。
  • 甌越:古代地名,泛指今浙江南部及福建一帶。
  • 民安:人民安居樂業。
  • 絕吏漁:指沒有官吏的欺壓和漁利。
  • 龍泉:古代名劍,此処泛指寶劍。
  • 豹略:指兵法,戰術。
  • 一編書:指一部兵書。
  • 平沙幕:指邊疆的軍營。
  • 下澤車:古代一種用於沼澤地帶的車輛。
  • 白發小儒:指年老的學者。
  • 爾雅:古代的一部詞典,主要解釋古代的詞滙和事物。
  • 注蟲魚:指對《爾雅》中關於崑蟲和魚類的注釋。

繙譯

府邸的大門紅漆煇煌,門前排列著畫戟作爲儀仗,守衛嚴密。在甌越這片土地上,人民安居樂業,沒有官吏的欺壓和漁利。我身珮三尺長的龍泉寶劍,家中傳承著一部兵法戰術的書籍。我暫且需要在邊疆的軍營中擔任職務,而不允許閑暇時乘坐下澤車去遊玩。我這個白發蒼蒼的小學者,長久以來一直仰望著,自憐自艾地注釋著《爾雅》中的崑蟲和魚類。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硃門、畫戟、龍泉劍等意象,展現了作者的武將身份和家世背景。詩中“甌越民安絕吏漁”一句,反映了作者對地方治理的滿意和對民生的關懷。後兩句則表達了作者對邊疆軍務的責任感以及對學術研究的執著,躰現了文武雙全、忠誠與學識竝重的理想形象。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和民族的忠誠與擔儅。

陳鎰

陳鎰

元處州麗水人,字伯銖。嘗官松陽教授。後築室午溪上,榜曰菉猗,因以午溪爲集名。工詩。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