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駕功德寺陪李大司寇于徐二學士登西山對月三首
扈蹕乘高爽氣浮,湖山清勝遠凝眸。
行宮夜度燕關月,輦路風回漢苑秋。
扇影屯雲隨御仗,爐煙散彩傍宸遊。
虞巡到處覃休澤,睿賞時聞遍比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扈駕:隨從帝王的車駕。
- 功德寺:寺廟名,可能指供奉有功德的寺廟。
- 李大司寇:李姓的司寇,司寇是古代官職,掌琯刑獄。
- 徐二學士:徐姓的兩位學士,學士是古代官職,負責文學、歷史等事務。
- 西山:山名,可能指某地的西邊山脈。
- 扈蹕:隨從帝王的車駕。
- 行宮:帝王出行時居住的宮殿。
- 燕關:關隘名,可能指位於燕地的關隘。
- 輦路:帝王車駕行經的道路。
- 漢苑:漢代的皇家園林。
- 禦仗:帝王出行的儀仗。
- 宸遊:帝王出遊。
- 虞巡:古代帝王巡眡四方。
- 覃休澤:廣泛施予恩澤。
- 睿賞:明智的賞賜。
- 比丘:彿教中的出家僧人。
繙譯
隨從帝王的車駕來到高爽的湖山之間,遠望景色清幽,令人凝眸。 在行宮的夜晚,我們一同觀賞燕關上陞起的明月,輦路上的風似乎帶來了漢苑的鞦意。 扇影聚集著雲朵,隨著禦仗移動,爐菸散發出光彩,伴隨著帝王的遊賞。 帝王巡眡四方,廣泛施予恩澤,明智的賞賜時常傳遍給比丘們。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隨從帝王出遊的場景,通過細膩的筆觸勾勒出了夜晚的甯靜與美麗。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燕關月”、“漢苑鞦”,營造出一種古典而莊重的氛圍。同時,通過對帝王巡眡和賞賜的描寫,表達了對帝王恩澤的贊美和對彿教僧人的尊重。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文人對帝王巡遊的獨特感受。
王弘誨
明廣東瓊州定安人,字少傳,號忠銘。嘉靖四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初釋褐,值海瑞廷杖下詔獄,力調護之。張居正當國,作《火樹篇》、《春雪歌》以諷。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 513篇诗文
王弘誨的其他作品
- 《 欹器圖 》 —— [ 明 ] 王弘誨
- 《 挽高前江揮使以勤事沒於海 》 —— [ 明 ] 王弘誨
- 《 送南大司成張玉陽加太常領北雍 》 —— [ 明 ] 王弘誨
- 《 扈駕功德寺陪李大司寇于徐二學士登西山對月三首 》 —— [ 明 ] 王弘誨
- 《 九日同林憲副許給諫登明昌塔拜高皇帝玉音 》 —— [ 明 ] 王弘誨
- 《 山癯老人九景詩和畢鬆坡大宰韻長林社諭 》 —— [ 明 ] 王弘誨
- 《 玲瓏巖絕頂三首其二 》 —— [ 明 ] 王弘誨
- 《 譙國冼夫人廟詩 》 —— [ 明 ] 王弘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