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駕功德寺陪李大司寇于徐二學士登西山對月三首
扈蹕乘高爽氣浮,湖山清勝遠凝眸。
行宮夜度燕關月,輦路風回漢苑秋。
扇影屯雲隨御仗,爐煙散彩傍宸遊。
虞巡到處覃休澤,睿賞時聞遍比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扈駕:隨從帝王的車駕。
- 功德寺:寺廟名,可能指供奉有功德的寺廟。
- 李大司寇:李姓的司寇,司寇是古代官職,掌管刑獄。
- 徐二學士:徐姓的兩位學士,學士是古代官職,負責文學、歷史等事務。
- 西山:山名,可能指某地的西邊山脈。
- 扈蹕:隨從帝王的車駕。
- 行宮:帝王出行時居住的宮殿。
- 燕關:關隘名,可能指位於燕地的關隘。
- 輦路:帝王車駕行經的道路。
- 漢苑:漢代的皇家園林。
- 御仗:帝王出行的儀仗。
- 宸遊:帝王出遊。
- 虞巡:古代帝王巡視四方。
- 覃休澤:廣泛施予恩澤。
- 睿賞:明智的賞賜。
- 比丘:佛教中的出家僧人。
翻譯
隨從帝王的車駕來到高爽的湖山之間,遠望景色清幽,令人凝眸。 在行宮的夜晚,我們一同觀賞燕關上升起的明月,輦路上的風似乎帶來了漢苑的秋意。 扇影聚集着雲朵,隨着御仗移動,爐煙散發出光彩,伴隨着帝王的遊賞。 帝王巡視四方,廣泛施予恩澤,明智的賞賜時常傳遍給比丘們。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隨從帝王出遊的場景,通過細膩的筆觸勾勒出了夜晚的寧靜與美麗。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燕關月」、「漢苑秋」,營造出一種古典而莊重的氛圍。同時,通過對帝王巡視和賞賜的描寫,表達了對帝王恩澤的讚美和對佛教僧人的尊重。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文人對帝王巡遊的獨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