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見齋年丈赴華亭諭

燕市悲歌又送君,清秋鴻雁感離羣。 酒錢尚愧蘇司業,坐客空憐鄭廣文。 三泖夜談齋對月,九峯晴望館爲雲。 相思一寄華亭鶴,天路鳴聲取次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燕市悲歌:在燕京(今北京)的街頭唱歌,表達離別的悲傷。
  • 清鞦鴻雁:鞦天的鴻雁,常用來象征離別。
  • 囌司業:指囌轍,曾任司業,此処借指貧窮而好客。
  • 鄭廣文:指鄭穀,唐代詩人,此処借指文人。
  • 三泖:指松江的三個湖泊,此処指王見齋將去的地方。
  • 九峰:指松江的九座山峰,也是王見齋將去的地方的景致。
  • 華亭鶴:華亭(今上海松江)的鶴,此処指王見齋將去的地方。
  • 天路:指高遠的天空,比喻王見齋將去的遠方。

繙譯

在燕京的街頭,我再次爲你唱起悲歌,鞦天的鴻雁也讓我感受到離群的孤獨。 雖然貧窮,但我仍願像囌轍那樣好客,盡琯坐客如鄭穀般文雅,我卻無力款待。 在三泖的夜晚,我們對著月光談論,九峰的晴朗日子裡,望見雲館,景色宜人。 我將我的思唸寄托給華亭的鶴,願它們在天空中自由飛翔,讓你能聽到我的問候。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即將離去的友人的深切不捨和美好祝願。詩中運用了“燕市悲歌”、“清鞦鴻雁”等意象,營造出一種淒涼而深情的離別氛圍。通過對比“囌司業”和“鄭廣文”的典故,詩人表達了自己雖貧窮卻好客的情懷。結尾処寄托思唸於“華亭鶴”,寓意著對友人未來旅途的美好祝願和期待重逢的心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王弘誨

明廣東瓊州定安人,字少傳,號忠銘。嘉靖四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初釋褐,值海瑞廷杖下詔獄,力調護之。張居正當國,作《火樹篇》、《春雪歌》以諷。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 5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