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解嘲:自我辯解或自我安慰。
- 三章:三首詩。
- 明佐: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
- 鄉里小兒:指鄉下的年輕人。
- 丈夫:成年男子。
- 胡爲:爲何。
- 頭顱:指人的頭,這裏比喻年紀。
- 四十可知矣:到了四十歲,人的命運大致可以預見。
- 銅池:指銅製的池子,這裏可能指某種器物或象徵。
- 南風微:南風輕微,這裏可能指環境或心境的平和。
- 庾公:指庾信,南北朝時期的文學家,這裏可能用以自比。
- 無金但袖手:沒有錢財,只能空手旁觀。
- 何人贖取太真歸:誰能救贖我,讓我回歸本真。太真,可能指詩人的本真狀態。
翻譯
鄉下的年輕人喜歡玩耍,成年男子爲何也要這樣? 到了四十歲,人的命運大致可以預見,銅池上吹着輕微的南風。 我像庾信一樣,沒有錢財,只能空手旁觀, 有誰能救贖我,讓我回歸本真的自我呢?
賞析
這首詩是王世貞對自己境遇的自我嘲諷和反思。詩中通過對「鄉里小兒」與「丈夫」的對比,表達了對成年後生活狀態的不滿和無奈。詩人在四十歲之際,感嘆命運已定,自己卻如同庾信一般,無財無勢,只能袖手旁觀。末句「何人贖取太真歸」更是深刻地表達了對自我救贖的渴望和對迴歸本真的嚮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透露出詩人對現實的不滿和對理想的追求。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登金山 》 —— [ 明 ] 王世貞
- 《 杜翁少時葬親夜歸大雪幾殆若有神人送之得免文太史圖之矣而又屬蜀人毛太史詩之久失復得諸賢異其事倚韻和贈成 》 —— [ 明 ] 王世貞
- 《 秋日過於鱗郡齋分賦十體得發字 》 —— [ 明 ] 王世貞
- 《 爲李千里悼亡 》 —— [ 明 ] 王世貞
- 《 晨發真定懷歸有作用前體 》 —— [ 明 ] 王世貞
- 《 擬古七十首李都尉陵從軍 》 —— [ 明 ] 王世貞
- 《 擬古七十首李都尉陵從軍 》 —— [ 明 ] 王世貞
- 《 偶成齒髮吟作長慶體示伯龍子念君載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