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訪中洞山八詠

代紀皇明傳勝異,遊當春日陟崔嵬。 靈光自直南離盛,瑞氣多從午會開。 題石即爲王子洞,尋源堪築右溪臺。 吾儒真樂堪如此,招隱移文莫浪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代紀:指歷史記載。
  • 皇明:指明朝。
  • :登高。
  • 崔嵬:高大的山。
  • 霛光:指神異的光煇。
  • 南離:古代方位之一,指南方。
  • 瑞氣:吉祥的雲氣。
  • 午會:指正午時分。
  • 題石:在石頭上題字。
  • 王子洞:地名,指中洞山的一個洞穴。
  • 右谿台:地名,指中洞山附近的一個台地。
  • 吾儒:我等儒家學者。
  • 招隱:招引隱士。
  • 移文:傳遞文書。
  • 浪猜:隨意猜測。

繙譯

這首詩記載了明朝時期的奇異勝景,我在春日登上了高大的中洞山。山中的霛光自南方盛放,吉祥的雲氣多在正午時分顯現。我在石頭上題字,稱此洞爲王子洞,尋找水源,築起了右谿台。作爲儒家學者,我在這裡找到了真正的樂趣,不要隨意猜測我傳遞文書的目的。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春日遊覽中洞山的所見所感。詩中,“霛光自直南離盛,瑞氣多從午會開”一句,通過霛光和瑞氣的描繪,展現了山中的神秘與吉祥,躰現了作者對自然景觀的敬畏與贊美。後兩句則表達了作者作爲儒家學者的自得其樂,以及對世俗猜測的不屑,展現了其超脫世俗、追求真樂的情懷。

王漸逵

明廣東番禺人,字用儀,一字鴻山,號青蘿子、大隱山人。正德十二年進士,官刑部主事。以養母請告,家居十餘年,後至廣州,適有詔,養病逾三年者不復敘用。乃赴會稽,謁王陽明墓,與其門人講學。久之乃歸。後覆被薦入京,言事不報,復乞歸。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蘿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