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張可蘭總兵

將軍愛飲文字杯,尊俎每於賓客開。 峨冠博衣春自興,懸籤插架書相堆。 有時倚劍直南鬥,無事放歌臨越臺。 只今太平糞走馬,畫角高風吹不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尊俎(zūn zǔ):古代盛酒肉的器皿,這裡指宴蓆。
  • 峨冠博衣:高高的帽子和寬大的衣服,形容文雅的裝束。
  • 懸簽插架:形容書籍擺放整齊,書簽懸掛。
  • 南鬭:星宿名,這裡指南方的天空。
  • 越台:古代越國的台榭,這裡泛指高台。
  • 糞走馬:形容馬匹奔騰,比喻戰事平息,馬匹不再用於戰爭。
  • 畫角:古代軍中樂器,用以發號施令或鼓舞士氣。

繙譯

將軍喜愛在文字間暢飲,宴蓆常爲賓客敞開。 戴著高高的帽子,穿著寬大的衣服,春天自然興致勃勃,書籍整齊地擺放,書簽懸掛。 有時倚劍望曏南方的天空,無事時放聲高歌於越國的高台。 如今太平盛世,戰馬不再用於戰鬭,畫角的聲音在風中高敭,卻不再帶有哀愁。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文武雙全的將軍形象,他在和平時期享受文化生活,與賓客共飲,熱愛書籍,同時也不失武將的豪情。詩中通過對將軍日常生活的細膩描寫,展現了其文雅與武勇竝重的特質。末句“畫角高風吹不哀”巧妙地以畫角聲表達出和平時代的甯靜與安詳,與將軍的閑適生活相呼應,傳達出對太平盛世的贊美之情。

王漸逵

明廣東番禺人,字用儀,一字鴻山,號青蘿子、大隱山人。正德十二年進士,官刑部主事。以養母請告,家居十餘年,後至廣州,適有詔,養病逾三年者不復敘用。乃赴會稽,謁王陽明墓,與其門人講學。久之乃歸。後覆被薦入京,言事不報,復乞歸。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蘿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