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江寄諸弟

別來孤棹多餘夢,望入故山無限情。 鬆徑雨深苗藥長,石臺風煖筍篁生。 村南猶憶社公會,雲外空懸水樂鳴。 惟有蘿峯煙月好,天涯兄弟對圓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孤棹:孤單的小船。棹(zhào),划船的工具,這裏指船。
  • 苗藥:指正在生長的草藥。
  • 石臺:山中的平坦石頭,常用來指代山中的某個地點。
  • 筍篁:新生的竹筍和竹林。篁(huáng),竹林。
  • 社公會:古代鄉村的祭祀活動,社公指土地神。
  • 水樂:水聲,這裏指山間溪流的聲音。
  • 蘿峯:長滿藤蘿的山峯。
  • 煙月:朦朧的月光。
  • 圓明:圓滿明亮,這裏指月亮。

翻譯

自從分別以來,我常常夢見自己乘坐的小船,望着故鄉的方向,心中充滿了無限的思念。 松林小徑深處,雨水滋潤着草藥生長;山石臺上,暖風吹拂着新筍和竹林。 村南的社公會上,我們曾一起回憶;雲外傳來山間溪流的聲響,空靈而悠遠。 只有那長滿藤蘿的山峯,煙霧繚繞中的月光依舊美好,讓我想起了遠方的兄弟們,我們共同對着這圓滿明亮的月光。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故鄉和兄弟的深切思念。詩中通過描繪故鄉的自然景色,如深雨中的鬆徑、暖風中的石臺,以及社公會和水樂聲,營造出一種寧靜而懷舊的氛圍。末句以蘿峯煙月和圓明之月作結,不僅描繪了美麗的夜景,更寄託了對兄弟團圓的期盼和美好祝願。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故鄉和親情的無限眷戀。

王漸逵

明廣東番禺人,字用儀,一字鴻山,號青蘿子、大隱山人。正德十二年進士,官刑部主事。以養母請告,家居十餘年,後至廣州,適有詔,養病逾三年者不復敘用。乃赴會稽,謁王陽明墓,與其門人講學。久之乃歸。後覆被薦入京,言事不報,復乞歸。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蘿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