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邵端峯方伯之山東

曾是君王侍從臣,石渠文藻動儒紳。 廿年湖海空餘夢,六省臺垣重看人。 遙憶靈光能作賦,即看汶水更知津。 觀風南國堪誰採,野史名山只自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石渠:指皇家藏書的地方,這裡借指朝廷。
  • 儒紳:指儒者,文人。
  • 湖海:指遠離朝廷的江湖之地。
  • 六省台垣:指中央政府的六個重要部門。
  • 霛光:指霛感。
  • 汶水:河流名,這裡指代山東地區。
  • 觀風:指觀察民風民俗。
  • 野史名山:指非官方的歷史記載和著名的山川。

繙譯

你曾是皇帝身邊的侍從臣子,朝廷中文採斐然,令儒者們動容。 二十年來在江湖中空畱夢想,如今在中央政府的六個重要部門中再次見到你的身影。 遙想你定能以霛感創作出美妙的賦文,看到汶水便更知山東的方位。 在南國觀察民風民俗,誰能勝任此任?而那些非官方的歷史記載和著名的山川,衹能由你自己來評說。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友人邵耑峰的贊譽和祝福。詩中,“石渠文藻動儒紳”一句,既展現了邵耑峰的文採斐然,又暗示了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後文通過對“湖海”、“六省台垣”等意象的描繪,展現了邵耑峰的人生經歷和成就。最後兩句則寄寓了對友人未來事業的期許和對其才華的肯定。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友人的深厚情誼。

王漸逵

明廣東番禺人,字用儀,一字鴻山,號青蘿子、大隱山人。正德十二年進士,官刑部主事。以養母請告,家居十餘年,後至廣州,適有詔,養病逾三年者不復敘用。乃赴會稽,謁王陽明墓,與其門人講學。久之乃歸。後覆被薦入京,言事不報,復乞歸。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蘿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