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垓下:古地名,在今安徽省靈璧縣東南,是楚漢戰爭最後決戰的地方。
- 羣雄伏兮:羣雄,指各路英雄豪傑;伏,指投降或被擊敗。
- 嬰授首:嬰,指項羽的小名;授首,指被斬首。
- 縱孤豚兮:縱,放縱;孤豚,孤獨的小豬,比喻孤立無援的自己。
- 齧人肘:齧(niè),咬;肘,胳膊肘。
- 虞兮騅兮:虞,項羽的寵姬;騅(zhuī),項羽的坐騎。
- 棄若遺:棄,拋棄;若遺,如同遺棄。
- 天亡我兮:天亡,天意要滅亡我。
翻譯
羣雄都已投降或被擊敗,項羽也被斬首。我就像那孤獨的小豬,只能咬傷自己的胳膊肘。虞姬和我的駿馬都被拋棄,如同被遺棄的物品。天意要滅亡我,我又能向誰訴說呢?
賞析
這首作品以垓下之戰爲背景,通過項羽的口吻,表達了他對失敗的無奈和對命運的悲嘆。詩中運用了比喻和象徵手法,如「縱孤豚兮,齧人肘」形象地描繪了項羽孤立無援的境地,而「虞兮騅兮,棄若遺」則抒發了對失去愛人和戰馬的悲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項羽英雄末路的悲壯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