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府變十章楚憫王

黃河自天,浩蕩東奔。破涇濁渭,以趣龍門。仙掌失蹠,鏟其冠蓮。 二室終南,劃吻窒咽。富媼躨跜,疻痏遍體。函關改途,砥柱徙水。 連城拉然,峨甍倒懸。千井橫流,萬竈罷煙。土欲壓人,不避豪族。 何所非髽,誰適爲服。遺火四焚,與憐接照。人鬼競號,莫辨兩曜。 雍並之黎,將靡孑遺。粥我衣我,惟帝是祈。帝坐細旃,上相相焉。 曰古堯湯,數莫敢奸。靈蓍之囿,不產惡草,豈伊善良,而遘兇天。 嗚呼天乎,存不恤亡而亡,是讎且吾已矣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浩蕩:形容水勢廣大無邊。
  • 涇濁渭:涇水和渭水,涇水清,渭水濁,比喻清濁分明。
  • 龍門:古代傳說中的黃河上的一個險要關口。
  • 仙掌:指仙人的手掌,這裏比喻山峯。
  • (zhí):腳掌。
  • 冠蓮:指山頂的蓮花狀岩石。
  • 二室終南:指終南山的兩座山峯。
  • 劃吻:劃破嘴唇,比喻山峯險峻。
  • 窒咽:阻塞不通。
  • 富媼:富有的老婦人,比喻大地。
  • 躨跜(kuí ní):形容山勢起伏。
  • 疻痏(zhǐ wěi):創傷,比喻土地的破壞。
  • 函關:函谷關,古代重要關隘。
  • 改途:改變路線。
  • 砥柱:比喻支撐的力量。
  • 徙水:改變水流。
  • 拉然:形容崩塌的樣子。
  • 峨甍:高聳的屋脊。
  • 倒懸:倒掛,比喻危急。
  • 千井:形容井多。
  • 萬竈:形容竈多,指人家。
  • 罷煙:停止炊煙,指人們無法生活。
  • 土欲壓人:土地要壓垮人。
  • 豪族:有權勢的家族。
  • 非髽:不整齊的樣子。
  • 遺火:遺留的火種。
  • 四焚:四處燃燒。
  • 與憐接照:與同情相接,照應。
  • 人鬼競號:人與鬼都在呼號。
  • 莫辨兩曜:無法分辨太陽和月亮。
  • 雍並:古代地名,指陝西一帶。
  • :百姓。
  • 靡孑遺:沒有剩餘。
  • 粥我衣我:給我食物和衣服。
  • 帝坐細旃:帝王坐在細軟的氈子上。
  • 上相相焉:高級官員相互看着。
  • 靈蓍:神草,占卜用的蓍草。
  • 惡草:不好的草。
  • 遘兇天:遭遇兇惡的天災。
  • 存不恤亡而亡:活着不關心死亡,而死亡。
  • 是讎且吾已矣夫:這是仇恨,我已經完了。

翻譯

黃河從天而降,浩蕩無邊地向東奔流。它衝破了涇水的清澈與渭水的渾濁,直奔龍門而去。仙人的手掌失去了腳掌,山頂的蓮花狀岩石被剷除。終南山的兩座山峯險峻到劃破嘴唇,阻塞不通。富有的老婦人般的大地起伏不定,滿身創傷。函谷關改變了路線,支撐的力量改變了水流。連城崩塌,高聳的屋脊倒掛。千井橫流,萬家竈火停止炊煙。土地要壓垮人,連有權勢的家族也不避讓。哪裏不是不整齊的樣子,誰適合穿這樣的衣服。遺留的火種四處燃燒,與同情相接,照應。人與鬼都在呼號,無法分辨太陽和月亮。陝西一帶的百姓,將沒有剩餘。給我食物和衣服,只能祈求帝王。帝王坐在細軟的氈子上,高級官員相互看着。說古代的堯湯,數目不敢有違。神草的園囿,不產不好的草,難道不是善良的,卻遭遇兇惡的天災。唉,天啊,活着不關心死亡,而死亡,這是仇恨,我已經完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黃河的浩蕩與天災的嚴重,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比喻,展現了自然災害對人類生活的巨大影響。詩中,「黃河自天,浩蕩東奔」等句,以壯闊的筆觸勾勒出黃河的雄偉,而「千井橫流,萬竈罷煙」等句,則深刻反映了災害帶來的民生疾苦。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自然災害的無奈和對人民苦難的深切同情。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