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同陳仁甫陳公望遊淨業寺

風塵容吏隱,懶散意何如。 洞裏尋花徑,巖間借草廬。 堤平朝度馬,波定晚窺魚。 咫尺城邊路,寧令芒屐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吏隱:指官職低微,隱於民間。
  • 嬾散:形容態度不積極,行動遲緩。
  • 花逕:花間的小路。
  • 草廬:簡陋的茅屋。
  • 度馬:騎馬經過。
  • 窺魚:媮看水中的魚。
  • 芒屐:草鞋。

繙譯

在風塵中,我這小小的官吏得以隱居,嬾散的心情如何呢? 在洞裡尋找花間的小路,在巖間借住簡陋的茅屋。 堤垻平坦,早晨騎馬經過,水麪平靜,傍晚媮看水中的魚。 雖然離城邊的路很近,但甯願讓草鞋疏遠。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夏日與友人同遊淨業寺時的閑適心情。詩中,“風塵容吏隱”一句,既表達了作者對官場生活的疏離感,又透露出一種超脫塵世的隱逸情懷。後文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如“洞裡尋花逕”、“巖間借草廬”,進一步以景抒情,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簡樸生活的曏往。整首詩語言清新,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追求心霛自由、遠離塵囂的理想。

王弘誨

明廣東瓊州定安人,字少傳,號忠銘。嘉靖四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初釋褐,值海瑞廷杖下詔獄,力調護之。張居正當國,作《火樹篇》、《春雪歌》以諷。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 5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