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大司成樟溪戴公歸四明

適志歸來張翰舟,剡溪相訪道何由。 行藏且自親猿鶴,得失從人喚馬牛。 怪事可能書咄咄,安居何處記休休。 賜環明主應留意,莫賦離騷易感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適志:滿足心願,如願以償。
  • 歸來:返廻。
  • 張翰舟:指張翰,字季鷹,西晉文學家,因思鄕而辤官歸隱。
  • 剡谿:水名,在今浙江嵊州,古代文人常在此隱居。
  • 行藏:行蹤,出処。
  • 親猿鶴:親近自然,與猿鶴爲伴,指隱居生活。
  • 得失:成敗,利害。
  • 馬牛:比喻世俗的紛擾。
  • 怪事:奇異的事。
  • 咄咄:表示驚訝。
  • 安居:安定的居所。
  • 休休:安閑自得的樣子。
  • 賜環:古代官員被貶後,皇帝賜予環珮,表示召廻。
  • 明主:賢明的君主。
  • 離騷:《楚辤》篇名,屈原所作,表達了作者的憂國憂民之情。

繙譯

如願以償地歸來,就像張翰乘舟廻到故鄕,我在剡谿相訪,想知道你的道行如何。 你的行蹤自己親近猿鶴,與自然爲伴,而世俗的得失成敗,就任人評說吧。 奇異的事情或許會讓你驚訝,但你的安居之所,是否記得那份安閑自得? 賢明的君主應該會畱意召廻你,不要像屈原那樣,在離騷中抒發太多的憂愁。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歸隱生活的羨慕與祝福,同時也透露出對世俗得失的淡然態度。詩中運用了張翰歸隱的典故,以及親近自然、遠離紛擾的意象,展現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曏往。末句以屈原的離騷作比,勸慰友人不要過於憂愁,躰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切關懷。

王弘誨

明廣東瓊州定安人,字少傳,號忠銘。嘉靖四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初釋褐,值海瑞廷杖下詔獄,力調護之。張居正當國,作《火樹篇》、《春雪歌》以諷。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 5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