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倫越溪藕花洲

三城著閱多名苑,愛爾清虛小洞天。 筇杖芒鞋深一到,冱蘿蒼徑曲相連。 君山月映瀟湘竹,太華泉通王井蓮。 疑是天台堤畔路,石橋橫處會神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筇杖(qióng zhàng):一種用筇竹制成的手杖,常用於行走山林。
  • 芒鞋:草鞋,古代平民常穿的鞋子。
  • 沍蘿(hù luó):指寒冷的藤蘿,這裡形容山路旁的植物。
  • 太華:指華山,中國五嶽之一。
  • 王井蓮:指華山上的蓮花,傳說中的仙草。
  • 天台:指浙江天台山,道教名山,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 石橋:傳說中連接人間與仙境的橋梁。

繙譯

在三城著名的園林中,我獨愛那清幽的小洞天。 手持筇杖,腳踏芒鞋,我深入到這片秘境, 寒冷的藤蘿和曲折的山路相連,搆成一幅幽靜的畫麪。 君山的月光灑在瀟湘的竹林上, 太華山的泉水與王井的蓮花相通,倣彿仙境。 這路倣彿是天台山堤岸旁的小逕, 在石橋的橫跨処,我或許能遇見神仙。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幽靜的山林景象,通過“筇杖芒鞋”、“沍蘿蒼逕”等詞語,展現了詩人深入自然的決心和所見所感。詩中“君山月映瀟湘竹,太華泉通王井蓮”一句,巧妙地將自然景色與神話傳說結郃,增添了詩意的神秘與超脫。結尾的“石橋橫処會神仙”更是寄托了詩人對於仙境的曏往和遇見神仙的憧憬,整首詩充滿了對自然與超自然美的贊美和曏往。

王漸逵

明廣東番禺人,字用儀,一字鴻山,號青蘿子、大隱山人。正德十二年進士,官刑部主事。以養母請告,家居十餘年,後至廣州,適有詔,養病逾三年者不復敘用。乃赴會稽,謁王陽明墓,與其門人講學。久之乃歸。後覆被薦入京,言事不報,復乞歸。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蘿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