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菊盛開謾興三首用唐人韻

曾是瑤池入品裁,上方仙種絕凡栽。 羅浮道士朝元去,姑射真人佩玉來。 映日金纓和露綴,迎風丹袂倚雲開。 何時移向柴桑裏,共醉南山未擬回。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謾興:隨意作詩。
  • 瑤池:神話中西王母的住所,常用來比喻仙境。
  • 上方:指天上或仙界。
  • 羅浮道士:指仙人,羅浮山是道教名山,傳說中仙人居住之地。
  • 姑射真人:指仙人,姑射山是神話中的仙山。
  • 金纓:金色的絲帶,這裏形容菊花的花瓣。
  • 丹袂:紅色的衣袖,比喻菊花的顏色。
  • 柴桑:地名,今江西省九江市,陶淵明的故鄉,這裏指隱居之地。
  • 南山:指廬山,陶淵明隱居的地方。

翻譯

這菊花曾是瑤池中的仙品,天上仙界的種子,絕非凡間所能栽種。 羅浮山的道士朝拜元始天尊去了,姑射山的真人佩戴着玉飾來到。 陽光下,金色花瓣如金纓般帶着露珠點綴,迎風搖曳,紅色花瓣如衣袖般展開。 不知何時能將這菊花移至柴桑,與陶淵明共醉南山,不再打算迴歸。

賞析

這首詩以山居菊花的盛開爲背景,通過豐富的想象和神話典故,賦予了菊花超凡脫俗的仙氣。詩中「瑤池」、「上方仙種」等詞語,展現了菊花的高貴與不凡。後文通過「羅浮道士」、「姑射真人」等仙人形象,進一步以仙境的意象來描繪菊花的美麗。結尾處嚮往與陶淵明共醉南山的隱逸生活,表達了對自然與自由生活的深切向往。

王漸逵

明廣東番禺人,字用儀,一字鴻山,號青蘿子、大隱山人。正德十二年進士,官刑部主事。以養母請告,家居十餘年,後至廣州,適有詔,養病逾三年者不復敘用。乃赴會稽,謁王陽明墓,與其門人講學。久之乃歸。後覆被薦入京,言事不報,復乞歸。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蘿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