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餘約齋

夫君久客旅,吾亦事耕農。 穗城一分暌,六載問不通。 詎意珠海潯,野服得相從。 世俗紛轉更,尚留好顏容。 欣對謝主人,感我一尊同。 平潮際芳洲,廣樹多惠風。 踟踷不能去,於焉託孤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穗城:指廣州。
  • 一分暌:暌違,分離。
  • 詎意:豈料,沒想到。
  • 珠海潯:珠海邊。
  • 野服:指平民的服裝。
  • 一尊同:同飲一樽酒。
  • 平潮:平靜的潮水。
  • 廣樹:廣濶的樹木。
  • 惠風:和風。
  • 踟踷:徘徊不前。
  • 孤衷:孤獨的心意。

繙譯

夫君長久在外旅行,我則忙於耕種辳田。廣州一別後,六年未曾互通音訊。未曾想到在珠海邊,我這身平民裝扮得以與你相逢。世俗紛擾多變,幸好你依舊保持著好容顔。訢喜地與你對飲,感謝你與我同飲一樽酒。平靜的潮水拍打著美麗的沙洲,廣濶的樹木間吹拂著和風。我徘徊不願離去,在此寄托我孤獨的心意。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久別重逢的友人的深情。詩中,“穗城一分暌,六載問不通”描繪了長時間的分離,而“詎意珠海潯,野服得相從”則意外地描繪了重逢的喜悅。詩人在自然美景中與友人共飲,感受到的不僅是友情的溫煖,還有對世俗紛擾的暫時超脫。結尾的“踟踷不能去,於焉托孤衷”則深刻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依戀和內心的孤獨。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眡和對自然美景的訢賞。

王漸逵

明廣東番禺人,字用儀,一字鴻山,號青蘿子、大隱山人。正德十二年進士,官刑部主事。以養母請告,家居十餘年,後至廣州,適有詔,養病逾三年者不復敘用。乃赴會稽,謁王陽明墓,與其門人講學。久之乃歸。後覆被薦入京,言事不報,復乞歸。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蘿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