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吳苕溪侍御
守拙臥林滸,負痾臥粵涯。
忽逢吾使君,邀我上高臺。
高臺何所有,兩祠敞崔嵬。
借問達者誰,雲是使君開。
元公已邈矣,石齋不重來。
千秋仰粵人,孰雲吾道乖。
多謝使君嘉,晨風獨徘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守拙:保持樸實無華的本性。
- 林滸:林邊的水岸。
- 負痾:患病。
- 粵涯:廣東的邊遠地區。
- 吾使君:對吳苕溪的尊稱。
- 崔嵬:高大雄偉的樣子。
- 元公:指元朝的某位重要人物。
- 邈矣:遙遠,已經逝去。
- 石齋:可能是指某個特定的地點或建築。
- 吾道乖:我的道路偏離了正道。
翻譯
我保持着樸素的本性,躺在林邊的水岸,因病臥在廣東的邊遠之地。突然遇到我的尊貴朋友吳苕溪,他邀請我一同登上高臺。這高臺上有什麼呢?兩座宏偉的祠堂敞開着。請問這是誰建造的?說是由吳苕溪使君所開。元朝的那位重要人物已經遠去,石齋也不再有人來。千百年來,我們仰望着廣東的先賢,誰會說我們的道路偏離了正道。多謝使君的好意,我獨自在晨風中徘徊。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王漸逵對吳苕溪的敬重和感激之情。詩中,「守拙臥林滸,負痾臥粵涯」描繪了詩人的隱居生活和身體狀況,而「忽逢吾使君,邀我上高臺」則展現了與吳苕溪的意外相遇和受到的禮遇。通過「高臺何所有,兩祠敞崔嵬」等句,詩人讚美了吳苕溪的功績和崇高地位。最後,「多謝使君嘉,晨風獨徘徊」則表達了詩人對吳苕溪的深深謝意和獨自沉思的情感。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詩人的情感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