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翁歸自給諫疊石爲二山居之後卒而其子參議君顏其齋曰存石志不忘也王子爲作歌
沈翁昔日補天煉五色,天漏縱橫完不得。且從河漢覓支機,肯向陵陽泣含璧。
一拳氣奪二華青,雙嶺寒分洞庭碧。似壓鬱林太守歸,況負奇章相公癖。
翁今已矣石尚存,內史不忝翁家門。尊者衣冠拜稱丈,餘者羅列皆兒孫。
肅然乞我一詩去,欲披薜網穿雲根。嗚呼漱何必孫荊齒,冷何必夏統腸。
渴何必王烈髓,飢何必鮑靚糧。若翁有官不終日,男子立骨須堅強,嵜嶔磊砢俱無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給諫:古代官名,負責進諫。
- 疊石:堆疊石頭,常用於園林造景。
- 參議:古代官名,參與議政。
- 存石:保存石頭,此處指沈翁的遺物。
- 補天:神話中女媧補天的故事。
- 五色:五彩斑斕的顏色。
- 河漢:銀河。
- 支機:支撐機器,此處比喻尋找支撐。
- 陵陽:地名,此處指沈翁的故鄉。
- 含璧:含玉,比喻珍貴。
- 一拳:一握,形容石頭不大。
- 二華:指華山,因其分爲東、西兩峯。
- 洞庭:洞庭湖,中國第二大淡水湖。
- 鬱林太守:古代官名,此處指沈翁。
- 奇章相公:古代官名,此處指沈翁的同僚。
- 內史:古代官名,負責記錄皇帝言行。
- 衣冠:指士人的服飾,代指士人。
- 稱丈:尊稱爲長輩。
- 羅列:排列。
- 薜網:薜荔編織的網,比喻困難。
- 雲根:雲的根源,比喻高遠。
- 孫荊齒:孫荊,人名,齒指牙齒,此處比喻堅硬。
- 夏統腸:夏統,人名,腸指腸子,此處比喻柔軟。
- 王烈髓:王烈,人名,髓指骨髓,此處比喻精華。
- 鮑靚糧:鮑靚,人名,糧指糧食,此處比喻基本需求。
- 嵜嶔磊砢:形容山石崎嶇不平。
翻譯
沈翁昔日曾試圖煉五色石補天,但天漏太多,無法完全修補。他只好在銀河中尋找支撐,不願向故鄉陵陽泣訴含玉之珍貴。 他手中的一塊石頭,青色如華山之峯,碧色如洞庭湖之水。這塊石頭壓在鬱林太守的歸途,更顯得奇章相公的癖好。 沈翁如今已逝,但石頭尚存,他的兒子參議君將齋名定爲「存石」,以示不忘。內史不辱沒沈家門楣,尊者們衣冠楚楚,拜稱爲長輩,其餘的石頭排列如兒孫。 他們嚴肅地向我求詩,想要穿越薜荔網,觸摸雲的根源。啊,漱口何必用孫荊的牙齒,冷卻何必用夏統的腸子。 渴了何必喝王烈的骨髓,餓了何必吃鮑靚的糧食。沈翁雖有官職,卻不久留,男子立身須堅強,山石崎嶇不平也無妨。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沈翁與石頭的比喻,展現了沈翁堅韌不拔的精神和對故鄉的深情。詩中,「補天煉五色」象徵沈翁的偉大志向,「河漢覓支機」和「陵陽泣含璧」則表達了他的無奈與鄉愁。沈翁逝後,其子將齋名定爲「存石」,體現了對父親的懷念與敬仰。詩末強調「男子立骨須堅強」,鼓勵人們面對困難要堅強不屈,即使環境崎嶇也要勇往直前。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嘉則長卿復以五言絕句二十首博和有如樂府者有如詠史者漫爲倚答當更許我事不許我情也仰山師雲神道則不無佛法 》 —— [ 明 ] 王世貞
- 《 偶聞有薦予者兒子自公車書來微及出處一笑答之 》 —— [ 明 ] 王世貞
- 《 事白後再上疏乞骸承伯玉司馬以二詩慰問有感問答 》 —— [ 明 ] 王世貞
- 《 土木驛 》 —— [ 明 ] 王世貞
- 《 寄汪中丞伯玉時以錄閩功賜金幣特詔推用 》 —— [ 明 ] 王世貞
- 《 燕歌行 其一 》 —— [ 明 ] 王世貞
- 《 眉棱峯 》 —— [ 明 ] 王世貞
- 《 父國尉以乃叔用晦書介紹投詩見褒有中興大雅語率爾答贈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