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白後再上疏乞骸承伯玉司馬以二詩慰問有感問答
紫袖蔫陳白髮稀,逢人羞說宦情微。
羊腸過盡依然險,馬角生來可不歸。
谷口行廚薇蕨飯,江頭初服芰荷衣。
東山司馬如相問,南北風塵有是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紫袖:紫色的衣袖,指官服。
- 蔫陳:枯萎陳舊。
- 宦情:做官的心情或願望。
- 羊腸:比喻曲折艱難的仕途。
- 馬角:比喻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 穀口:地名,這裡指隱居的地方。
- 行廚:指在戶外烹飪。
- 薇蕨飯:用薇蕨做的飯,指簡樸的食物。
- 江頭:江邊。
- 初服:開始穿著,這裡指開始隱居生活。
- 芰荷衣:用芰荷做的衣服,象征隱士的生活。
- 東山:地名,指隱居的地方。
- 南北風塵:指南北各地的紛擾和塵世。
繙譯
紫色的官服已經枯萎陳舊,白發稀疏,遇到人時羞於提起做官的心情已經微薄。 仕途雖然曲折艱難,但即使經歷了許多,依然充滿風險;就像馬頭上長出角一樣,是不可能的事情,我可能不會再廻來了。 在穀口隱居,自己烹飪簡樸的薇蕨飯;江邊開始穿著象征隱士生活的芰荷衣。 如果東山的司馬相問,告訴他南北各地的紛擾和塵世中的是非。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官場生涯的疲憊和對隱居生活的曏往。詩中,“紫袖蔫陳白發稀”描繪了詩人官場生涯的滄桑,而“羊腸過盡依然險”則反映了仕途的艱難和風險。後兩句轉曏隱居生活的描繪,通過“穀口行廚薇蕨飯”和“江頭初服芰荷衣”展現了詩人對簡樸、自然生活的渴望。最後,詩人通過“東山司馬如相問”一句,表達了對塵世紛擾的厭倦和對隱居生活的堅定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