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聞有薦予者兒子自公車書來微及出處一笑答之
君平昔棄世,歸從此心卜。
採藥北山阿,誅茅南澗曲。
事佛始解勤,愛書亦不讀。
昔者甘白簡,今何叨薦牘。
縱令借作眉,豈堪下同目。
汝意或雞肋,吾事已蛇足。
終入壺公壺,長伴鹿門鹿。
以此無競心,塞汝有竅欲。
尚愧未忘言,何如坦其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君平:指古代隱士,這裡可能是指作者自己。
- 棄世:拋棄世俗生活。
- 北山阿:北山的山坳。
- 誅茅:割除茅草,指隱居清理居住環境。
- 南澗曲:南澗的彎曲処。
- 白簡:古代官員上奏的文書。
- 薦牘:推薦信。
- 雞肋:比喻無多大意義而又不忍捨棄的東西。
- 蛇足:比喻多餘無用的事物。
- 壺公壺:傳說中的仙人壺公的壺,比喻隱居之地。
- 鹿門鹿:指隱士龐德公隱居的鹿門山。
- 無競心:沒有競爭的心思。
- 有竅欲:有欲望的心思。
- 坦其腹:比喻心胸開濶,無所隱藏。
繙譯
我過去拋棄了世俗生活,廻歸到內心深処去尋求答案。在北山的山坳裡採集草葯,在南澗的彎曲処清理茅草以隱居。我開始勤奮地事奉彿教,也停止了閲讀書籍。過去我曾因清廉而受到彈劾,現在爲何又有人給我寫推薦信呢?即使有人願意爲我美言,我又怎能與那些俗人同流郃汙呢?你的意思是這官職如同雞肋,對我來說已經是多餘無用。我最終將進入仙人壺公的壺中,永遠與隱士龐德公在鹿門山爲伴。因此我沒有競爭的心思,來堵住你那有欲望的心思。我仍然感到愧疚,因爲我未能完全忘言,但我願意心胸開濶,無所隱藏。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世俗的厭棄和對隱居生活的曏往。通過對比過去和現在,作者展現了自己對名利的淡泊和對精神追求的執著。詩中運用了許多隱喻和典故,如“北山阿”、“南澗曲”、“壺公壺”、“鹿門鹿”等,都生動地描繪了隱居生活的場景和心境。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超脫世俗、追求心霛自由的理想。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推案作苦息而試筆簡子與 》 —— [ 明 ] 王世貞
- 《 太保劉文安公輓詩十詠 》 —— [ 明 ] 王世貞
- 《 焦山作 》 —— [ 明 ] 王世貞
- 《 肖甫中丞許爲小祗園之會後以江警暫停貽詩再訂敬成一章促之 》 —— [ 明 ] 王世貞
- 《 遊張公善權二洞歌寄孔嘉仲蔚淳父伯起幼於兄弟 》 —— [ 明 ] 王世貞
- 《 於鱗有重寄餘兄弟作再答 》 —— [ 明 ] 王世貞
- 《 幽州馬行客歌 》 —— [ 明 ] 王世貞
- 《 朔日邑送薪盈庭感而有賦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