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生近詩爽然有天際真人想乃父沂州君濡首吏牘俱所不曉賦此贈之

我昔偕若翁,共醉燕山月。 寒飛雙疾羽,驚風散倉卒。 回首秋色中,白雲陶餘悅。 半刺足翱翔,誰能念汩沒。 落日琅琊臺,蕭然映華髮。 豈伊蓴鱸興,不從步兵發。 識爾汗血時,英聲動長安。 十年偶一見,握手罄所歡。 蓬蒿仲蔚地,山水伯牙彈。 天墮五色霞,赤城仙人餐。 吾子忽啖之,齒頰俱清寒。 太湖水淺深,要我弄魚竿。 昨夜腐鼠過,鵷雛了不看。 仲尼畏後生,餘亦慚先爾。 毋作一丘觀,丈夫志弧矢。 大鵬戢兩翼,黃雀不知止。 寄聲招若翁,早訪雲壑裏。 子其息南溟,九萬從此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爽然:清爽的樣子。
  • 天際真人:指超凡脫俗的人。
  • 沂州君:指王生的父親,沂州人。
  • 濡首:沉溺於。
  • 吏牘:官府的文書。
  • 倉卒:匆忙。
  • 陶餘悅:使我感到愉悅。
  • 半刺:半官方的身份。
  • 汩沒:埋沒。
  • 琅琊臺:地名,位於今山東省。
  • 蓴鱸興:指對田園生活的嚮往。
  • 步兵:指阮籍,因其曾任步兵校尉,故稱。
  • 汗血:比喻辛勤努力。
  • 英聲:美好的名聲。
  • 罄所歡:盡情歡樂。
  • 蓬蒿:雜草,比喻隱居之地。
  • 伯牙彈:指伯牙彈琴,喻指高雅的藝術。
  • 赤城:傳說中的仙境。
  • 啖之:吃。
  • 齒頰:牙齒和臉頰,這裏指品嚐。
  • 太湖:地名,位於江蘇省。
  • 腐鼠:比喻卑賤之物。
  • 鵷雛:傳說中的鳳凰。
  • 仲尼:孔子。
  • 先爾:先於你。
  • 弧矢:弓箭,比喻志向遠大。
  • 大鵬:傳說中的大鳥,能飛萬里。
  • 戢兩翼:收起翅膀。
  • 黃雀:小鳥,比喻平凡之人。
  • 雲壑:雲霧繚繞的山谷。
  • 南溟:指南海。
  • 九萬:比喻極高的志向。

翻譯

我曾與你父親一同,在燕山的月光下共醉。那時我們像兩隻疾飛的鳥兒,被突如其來的風分散。回首望去,秋色中的白雲讓我感到愉悅。你父親半官方的身份足以讓他自由翱翔,誰會想到他會被埋沒呢?

夕陽照在琅琊臺上,映照着他稀疏的頭髮。難道他不是因爲對田園生活的嚮往,而不願追隨阮籍的腳步嗎?我知道你辛勤努力的時候,你的好名聲在長安傳開。十年後我們偶然相見,握手言歡。

你在雜草叢生的地方,像伯牙彈琴一樣享受着高雅的藝術。天空中墜落的五彩霞光,像是赤城仙人所餐。你突然品嚐它,連牙齒和臉頰都感到清涼。太湖的水深淺不一,你邀請我去釣魚。

昨晚有卑賤之物經過,你卻視而不見。孔子曾說後生可畏,我也感到慚愧先於你。不要只看眼前的小成就,大丈夫應有遠大的志向。大鵬鳥收起翅膀,黃雀卻不知道停止。

寄語給你父親,早日來訪這雲霧繚繞的山谷。你將在南海休息,九萬里的志向從這裏開始。

賞析

這首詩是王世貞贈給王生的,表達了對王生及其父親的讚賞和期望。詩中通過回憶與王生父親的交往,展現了他們之間的深厚情誼。同時,詩人通過對王生的讚美,鼓勵他保持超凡脫俗的品質,追求更高的志向。詩中運用了許多比喻和典故,如大鵬、黃雀、赤城等,增強了詩歌的意象和深度。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後輩的殷切期望和美好祝願。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