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學癡兒:模倣癡兒的行爲。
- 了公家事:完成公務。
- 愚公:中國古代寓言中的愚公,以堅持不懈地移山著稱。
- 移山計:指愚公移山的計劃。
- 有官不作:有官職卻不履行職責。
- 山不居:不居住在山中。
- 愚與癡:愚昧和癡傻。
- 說與聰明人不知:告訴聰明人,他們卻不知道。
繙譯
一直以來我模倣癡兒,癡兒衹知道完成公務。晚年我學習愚公,愚公每天都在計劃移山。 我有官職卻不履行職責,不居住在山中,自以爲這樣可以避免愚昧和癡傻。 但哪裡還有我這樣的愚癡之処呢?告訴那些聰明人,他們卻無法理解。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學癡兒”和“學愚公”的行爲,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反思。詩中,“學癡兒”象征著對世俗事務的執著和忙碌,而“學愚公”則代表了堅持不懈的精神。作者通過自嘲的方式,揭示了自己雖有官職卻選擇不作爲的生活態度,以及這種態度背後的無奈和自嘲。最後兩句則巧妙地以“愚癡”自喻,暗示了聰明人難以理解的真實和深刻。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境遇的獨到見解。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昔白文公有诗赠裴淄州其起句云九十不衰眞地仙余以此例赠九十翁者凢五人矣莆田林方渠公以名进士官至郡守累进阶正三品今年寿九十二而其子敬夫复以雷阳守便道彩侍毋论五人者仅一宗马湖鴈行即所谓裴淄州者当亦不及也喜羡之余敬歩前韵授之俾歌以称觞 》 —— [ 明 ] 王世貞
- 《 北僧行腳而攜諸名士卷乞詩因贈之 》 —— [ 明 ] 王世貞
- 《 吳江趙令君特訪我吳閶走筆得二絕句贈之 》 —— [ 明 ] 王世貞
- 《 四月一日同於鱗子與諸君水頭放舟六首 》 —— [ 明 ] 王世貞
- 《 四十詠皇甫僉事汸 》 —— [ 明 ] 王世貞
- 《 西興詞 》 —— [ 明 ] 王世貞
- 《 碧玉沼 》 —— [ 明 ] 王世貞
- 《 題子相芙蕖館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