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山和白沙晚酌韻十首黃岡

雙魚雙下百花溪,簇簇千峯錦帳迷。 巨眼豈能爲俗累,愁眉端不向人低。 風波漩裏應難出,傀儡場中只浪提。 可是巢公大清絕,飲牛猶惡耳邊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雙魚雙下:形容溪水中的魚兒成雙成對地遊動。
  • 百花溪:溪名,此處形容溪邊百花盛開。
  • 簇簇:形容衆多而密集的樣子。
  • 千峯:指衆多的山峯。
  • 錦帳迷:比喻山峯如錦帳般絢麗,令人陶醉。
  • 巨眼:比喻見識廣博。
  • 俗累:世俗的牽累。
  • 愁眉:皺眉,形容憂愁。
  • 風波漩:比喻世間的紛爭和困難。
  • 傀儡場:比喻受人操控的場合。
  • 浪提:隨意提起,此處指隨意參與。
  • 巢公:指隱士,此處比喻詩人自己。
  • 大清絕:極其清高。
  • 飲牛:比喻平凡的生活。
  • 耳邊泥:比喻世俗的污穢。

翻譯

雙魚成對地在百花盛開的溪水中游動,四周是密集的千峯,如同絢麗的錦帳令人陶醉。見識廣博的人怎會被世俗所牽累,憂愁的眉頭也不會輕易向人低頭。在世間的紛爭和困難中應難以脫身,受人操控的場合也只是隨意參與。我這隱士極其清高,即使過着平凡的生活,也厭惡世俗的污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遊山時的所見所感,通過對自然景色的讚美,表達了詩人超脫世俗、追求清高生活的理想。詩中「雙魚雙下百花溪」等句,以生動的意象展現了自然的美麗,而「巨眼豈能爲俗累」等句,則體現了詩人對世俗的厭倦和對清高生活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自由生活的熱愛。

王漸逵

明廣東番禺人,字用儀,一字鴻山,號青蘿子、大隱山人。正德十二年進士,官刑部主事。以養母請告,家居十餘年,後至廣州,適有詔,養病逾三年者不復敘用。乃赴會稽,謁王陽明墓,與其門人講學。久之乃歸。後覆被薦入京,言事不報,復乞歸。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蘿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