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祗園小憩用陶韻
羣榮秀春氣,天地遂不貧。
敢以百慵故,廢我杯酒勤。
脩竹臨綠波,清輝來媚人。
跡從逝晷舊,情與來景新。
游魚故潑潑,時鳥亦欣欣。
南征稍知吝,西往尚迷津。
偶從靜者說,獲與蘭若鄰。
世累從此祛,猶足稱逸民。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祗園:佛教寺院的別稱。
- 陶韻:指陶淵明的詩風。
- 榮:繁盛。
- 慵:懶散。
- 脩竹:修長的竹子。
- 潑潑:形容魚兒活潑的樣子。
- 時鳥:應時的鳥。
- 南征:指南行。
- 西往:向西行。
- 蘭若:指寺院。
- 祛:除去。
- 逸民:隱逸之士。
翻譯
春天的氣息使萬物繁盛,天地間因此不顯得貧瘠。 我豈能因爲懶散,就荒廢了這杯中美酒的勤飲。 修長的竹子靠近綠波,清新的光輝迎面而來,令人愉悅。 過往的時光已逝,情感卻隨着新景而更新。 游魚依舊活潑,應時的鳥兒也欣欣向榮。 南行已感到些許吝嗇,西去仍迷茫不知方向。 偶然聽從靜者的建議,得以與寺院爲鄰。 世俗的牽累從此被除去,我仍足以被稱爲隱逸之士。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以及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和對隱逸生活的嚮往。詩中,「羣榮秀春氣」一句,即展現了春天的繁盛景象,而「脩竹臨綠波,清輝來媚人」則進一步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一幅清新的自然畫卷。後文通過對比南征與西往的不同心境,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的厭倦和對隱逸生活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自由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