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周杞梁行

華杞感賓車,駢刀燦雙纓。 長驅蕩莒師,千里不留行。 豈爲齊君死,肯負隰侯生。 二婺爭寫哀,中夜不絕聲。 皇天爲摧噫,百雉拉然崩。 朋友自有心,夫婦自有經。 始知乾坤大,不勝一寸誠。 二綽豈不雄,惜哉殉淫朋。 毋以鴻毛重,遂令泰山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華杞:指華周和杞梁,兩人均爲春秋時期齊國的勇士。
  • 駢刀:並列的雙刀。
  • :系在刀柄上的裝飾物。
  • 莒師:指莒國的軍隊。
  • 隰侯:指隰朋,齊國的貴族。
  • :古代對婦女的稱呼。
  • 寫哀:表達哀傷。
  • 摧噫:嘆息聲。
  • 百雉:指城牆,雉爲古代計算城牆面積的單位。
  • 拉然崩:突然崩塌。
  • :原則,規範。
  • 乾坤:天地。
  • 二綽:指華周和杞梁。
  • :英勇。
  • :爲...而死。
  • 淫朋:指不正當的朋友關係。
  • 鴻毛:比喻輕微。
  • 泰山:比喻重要或重大。

翻譯

華周和杞梁感動於賓客的車馬,雙刀並列,裝飾着燦爛的雙纓。他們長驅直入,擊潰了莒國的軍隊,千里之內無人能擋。他們並非只爲齊國君主而死,也不願辜負隰侯的生命。兩位婦女爭相表達哀傷,夜半時分哀聲不絕。天爲之嘆息,城牆突然崩塌。朋友之間自有其心,夫婦之間自有其原則。這才知道天地的廣闊,不如一寸的真誠。華周和杞梁雖英勇,可惜爲不正當的朋友而犧牲。不要因爲輕微的事物而使重要的事物變得無足輕重。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華周和杞梁的英勇事蹟,展現了忠誠與犧牲的主題。詩中,「駢刀燦雙纓」和「長驅蕩莒師」描繪了兩位勇士的英勇形象,而「豈爲齊君死,肯負隰侯生」則體現了他們的忠誠與義氣。後文通過「二婺爭寫哀」和「皇天爲摧噫」等句,表達了深切的哀悼之情。最後,詩人通過對比「鴻毛」與「泰山」,強調了真誠與重要性的價值,警示人們不要因小失大。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對忠誠與犧牲精神的頌歌。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