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頻餘:頻繁地剩餘。
- 翡翠簪:一種用翡翠製成的髮飾。
- 鴛鴦帶:象徵情侶或夫妻的帶子,通常成對出現。
- 十二鑄愁壚:比喻深重的憂愁,如同用十二種金屬鑄成的爐子。
- 百鍊:經過多次鍛鍊。
- 芳年:美好的年華。
- 精衛:中國神話中的一種鳥,曾試圖填海。
- 一丸泥:比喻極小的東西。
翻譯
頻繁地剩下翡翠簪,漸漸地鬆開了鴛鴦帶。像是用十二種金屬鑄成的愁爐,經過無數次的鍛鍊,美好的年華也隨之改變。
人還是那個人,債卻是前世的債。就像精衛用那一小丸泥土,徒勞地去填塞東海。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具體的物象「翡翠簪」和「鴛鴦帶」來象徵時間的流逝和情感的變遷。詩中「十二鑄愁壚,百鍊芳年改」巧妙地運用比喻,表達了深重的憂愁和年華的逝去。後兩句則通過「精衛填海」的典故,抒發了對前世債的無奈和對命運的無力感,整體意境深遠,情感豐富。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送黎唯敬還南海因懷樑子 》 —— [ 明 ] 王世貞
- 《 覽古感時偶成十古律 》 —— [ 明 ] 王世貞
- 《 折楊柳歌 》 —— [ 明 ] 王世貞
- 《 晉陽貢院試士作呈侍御饒公三首 》 —— [ 明 ] 王世貞
- 《 寄鄧州劉廣文 》 —— [ 明 ] 王世貞
- 《 唐人有畫葛稚川移居圖者與婦各騎一觠角牛前後五白羊從之一赤腳擔裝又一少女從之手攜束書且行且讀婦所乘牛背 》 —— [ 明 ] 王世貞
- 《 術士孔生種種變幻狡獪見而贈以四絕句 》 —— [ 明 ] 王世貞
- 《 送李使君旬宣金華部分賦得東海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