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使君旬宣金華部分賦得東海
繡幄霓旌映婁水,父老揖餘向東指。
此公自領符節來,海不揚波三年矣。
金華仙嶂迭芙渠,叱石穿雲興有餘。
回首扶桑日出處,可能還記魯連居。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繡幄霓旌(xiù wò ní jīng):華麗的帳幕和彩色的旗幟,形容盛大的場面或儀仗。
- 符節:古代用於證明身份和授權的信物。
- 金華仙嶂(jīn huá xiān zhàng):指金華山,因其山勢險峻,景色秀麗,有如仙境。
- 芙渠(fú qú):荷花。
- 叱石穿雲:形容山勢險峻,雲霧繚繞,如同可以叱吒風雲。
- 扶桑:古代神話中的東方神木,也指日本。
- 魯連居:指魯仲連的居所,魯仲連是戰國時期的著名辯士,此處可能指李使君的居所或辦公地。
翻譯
華麗的帳幕和彩旗映照着婁水,父老們向我鞠躬並指向東方。這位公自從帶着符節來到這裏,海面已經平靜了三年。金華山如仙境般疊嶂起伏,荷花盛開,山勢險峻,雲霧繚繞,令人興致盎然。回首望向東方太陽升起的地方,或許還會記得魯仲連的居所。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李使君赴任金華的盛況及其治理下的和平景象。通過「繡幄霓旌」和「海不揚波」等詞句,展現了李使君的威儀和治績。後兩句則通過金華山的壯麗景色和扶桑的遙遠,表達了對李使君未來的美好祝願和對其歷史地位的期許。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既讚美了李使君的功績,也寄寓了對和平繁榮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