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黃龍寺

錦屏歷盡禮雲窩,問道黃龍月夜過。 五百應真窺海藏,三千祕密聽彌陀。 鳥依龍樹傳經寂,僧照寒潭悟法多。 欲向東林仍載酒,空齋寧許病維摩。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錦屏:指廬山的美景。
  • 歷盡:走遍。
  • 禮雲窩:指在雲霧繚繞的山中參拜。
  • 問道:尋求宗教或哲學的真理。
  • 黃龍:指黃龍寺,位於廬山。
  • 月夜過:在月光下經過。
  • 五百應真:指五百羅漢,佛教中的高級修行者。
  • 窺海藏:窺視深奧的佛法。
  • 三千祕密:指佛法的深奧和廣泛。
  • 聽彌陀:聽聞阿彌陀佛的教誨。
  • 鳥依龍樹:鳥兒棲息在龍樹(菩提樹)上。
  • 傳經寂:傳遞佛經的寂靜。
  • 僧照寒潭:僧人在寒冷的潭水旁照見自己的內心。
  • 悟法多:領悟佛法的機會多。
  • 東林:指東林寺,也是廬山的一個著名寺廟。
  • 仍載酒:仍然帶着酒。
  • 空齋:空無一人的僧房。
  • 寧許:怎能允許。
  • 病維摩:指維摩詰,佛教中的菩薩,常以病態示人,此處指自己因病不能前往。

翻譯

走遍了廬山的美景,最終來到雲霧繚繞的山中參拜,夜晚在月光下經過黃龍寺,尋求宗教的真理。這裏有五百羅漢在窺視深奧的佛法,三千佛法的祕密在這裏被廣泛聽聞。鳥兒棲息在菩提樹上,傳遞着佛經的寂靜;僧人在寒冷的潭水旁,有更多機會領悟佛法。我本想帶着酒再次前往東林寺,但怎能允許自己因病而不能前往,就像維摩詰菩薩一樣。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王弘誨在廬山黃龍寺的宗教體驗和內心感悟。詩中,「錦屏歷盡禮雲窩」展現了詩人對廬山美景的讚美和對宗教的虔誠;「問道黃龍月夜過」則表達了詩人對宗教真理的追求。後兩句通過對五百羅漢和三千佛法的描述,展現了佛法的深奧和廣泛。最後,詩人表達了自己因病不能前往東林寺的遺憾,以及對宗教生活的嚮往和無奈。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宗教和自然的熱愛與敬畏。

王弘誨

明廣東瓊州定安人,字少傳,號忠銘。嘉靖四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初釋褐,值海瑞廷杖下詔獄,力調護之。張居正當國,作《火樹篇》、《春雪歌》以諷。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 5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