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羽王:指皇甫汸,字子循,號百泉,明代文學家、書法家。因其書法有“羽化登仙”之譽,故稱“羽王”。
- 拙宦:不善於做官,指在官場上的不順利。
- 沈精:深沉的才智。
- 文秇:文學藝術。
- 鄴下言:指魏晉時期鄴下的文學作品,這裡指皇甫汸的文學成就。
- 景龍際:指唐代景龍年間,這裡用來比喻皇甫汸的文學成就超過了那個時代。
- 意自伐:自誇,自吹自擂。
- 汲汲:急切的樣子。
- 取相媚:討好他人。
- 七徙官:多次調動官職。
- 青衫:古代低級官員的服裝,這裡指官職低微。
- 五彩翰:五彩的羽毛筆,比喻才華橫溢。
- 零落:衰敗,失意。
- 荒裔:邊遠地區。
繙譯
皇甫汸,一個不擅長官場的人,卻將他深沉的才智寄托於文學藝術之中。他的文學成就甚至超過了唐代景龍年間的水平。他有時自誇,急切地想要討好他人。然而,十年的時間裡,他七次調動官職,官職低微,青衫也已破舊。他的才華如同五彩的羽毛筆,卻在邊遠地區失意地零落。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皇甫汸在官場上的不得志,以及他在文學上的卓越成就。詩中,“羽王拙宦人”一句,既表達了對皇甫汸官場生涯的同情,又突出了他在文學上的非凡才華。“沈精托文秇”則進一步強調了他將才智傾注於文學創作的決心。後文通過對皇甫汸官場經歷的描述,展現了他雖然官職屢次變動,但始終未能得到重用的境遇,而他的文學才華也未能得到應有的賞識,衹能在邊遠地區默默無聞。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表達了對皇甫汸的敬仰,也寄寓了對時代不公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