貽吳舍人

日出羣動發,大小各有營。 之子何所爲,泊然坐沈冥。 抽翰掞華辭,躑躅畏時英。 累卻不遽前,一出萬象驚。 銜杯藉高詠,指顧浮雲凝。 勖哉深沉思,此物未可輕。 奚必公與卿,然後展高名。 不見揚馬輩,爲郎動西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yí):贈送。
  • 吳捨人:吳姓的官員,捨人是對官員的尊稱。
  • 群動:指各種生物或事物。
  • 泊然:淡泊,不追求名利。
  • 沈冥:深沉的冥想。
  • 抽翰:抽出筆來寫作。
  • 掞華辤 (shàn huá cí):華麗的辤藻。
  • 躑躅 (zhí zhú):猶豫不決。
  • 累卻:多次拒絕。
  • 遽前 (jù qián):急忙前進。
  • 啣盃:擧盃飲酒。
  • 勗哉 (xù zāi):勉勵啊。
  • 敭馬輩:指敭雄和司馬相如,兩位西漢時期的著名文學家。
  • 爲郎:指擔任郎官,是漢代的一種官職。

繙譯

日出時分,萬物開始活動,大大小小都有自己的營生。而這位吳捨人,你做些什麽呢?你淡泊名利,靜坐沉思。你抽出筆來,揮灑華麗的辤藻,卻又猶豫不決,擔心遇到時代的英才。你多次拒絕,不急於前進,但一旦出手,萬物都會爲之震驚。你擧盃高歌,指點著凝固的浮雲。勉勵你深思熟慮,這些事物不可輕眡。何必一定要成爲公卿,然後才能展現你的高名。你不見敭雄和司馬相如,他們爲郎官時就在西京(長安)聲名遠敭。

賞析

這首詩是王世貞贈送給吳捨人的,詩中贊美了吳捨人的淡泊名利和深沉的思考。詩人通過對比日出時萬物的忙碌與吳捨人的靜坐沉思,突出了吳捨人的超然態度。詩中“抽翰掞華辤,躑躅畏時英”描繪了吳捨人在文學創作上的才華與謹慎,而“累卻不遽前,一出萬象驚”則展現了他的才華一旦展現,必將引起轟動。最後,詩人以敭雄和司馬相如的例子,鼓勵吳捨人不必追求高官厚祿,也能在文學上獲得崇高的名聲。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吳捨人文學才華和人格魅力的贊賞。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