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風波

· 李珣
十載逍遙物外居,白雲流水似相於。乘興有時攜短棹,江島,誰知求道不求魚。 到處等閒邀鶴伴,春岸,野花香氣撲琴書。更飲一杯紅霞酒,回首,半鉤新月貼清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物外:世俗之外,超脫於塵世。
  • 相於:相伴。
  • 乘興:隨着興致。
  • 短棹:短小的船槳,指小船。
  • 求道:追求精神上的修養或真理。
  • 等閒:隨意,無特別目的。
  • 邀鶴伴:邀請鶴作爲伴侶,比喻與高潔的事物爲伴。
  • 紅霞酒:一種美酒,形容酒色如紅霞。
  • 新月:月初形狀如鉤的月亮。
  • 清虛:清澈空靈。

翻譯

十年來,我逍遙自在地居住在世俗之外,白雲和流水似乎都與我相伴。有時隨着興致,我會帶上短小的船槳,去江中的小島,有誰知道我是爲了求道而不是爲了捕魚。

我隨意地邀請鶴作爲伴侶,在春天的岸邊,野花的香氣撲鼻而來,瀰漫在我的琴書之間。我再飲一杯色澤如紅霞的美酒,回首望去,半鉤新月正貼在清澈空靈的天空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隱士超脫塵世的生活,通過「白雲流水」、「乘興攜棹」、「邀鶴伴」等意象,展現了其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寧靜與自由。詩中「求道不求魚」一句,深刻表達了隱士追求精神境界而非物質利益的高尚情操。結尾的「紅霞酒」與「新月貼清虛」則以色彩與光影的交織,營造出一種超然物外、心境澄明的藝術境界。

李珣

李珣,晚唐詞人。字德潤,其祖先爲波斯人。居家梓州(四川省三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昭宗乾寧中前後在世。李珣有時名,所吟詩句,往往動人。妹舜弦爲王衍昭儀,他嘗以秀才預賓貢。又通醫理,兼賣香藥,可見他還不脫波斯人本色。蜀亡,遂亦不仕他姓。珣著有《瓊瑤集》,已佚,今存詞五十四首,(見《唐五代詞》)多感慨之音。) ► 55篇诗文

李珣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