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歌子

· 李珣
楚山青,湘水淥,春風澹盪看不足。草芊芊,花簇簇,漁艇棹歌相續。 信浮沈,無管束,釣回乘月歸灣曲。酒盈尊,雲滿屋,不見人間榮辱。
拼音

所属合集

#漁歌子

譯文

楚山青青,湘水明靜,清風徐來,令人流連忘返。青草茂盛,繁花競開,海艇與小船往來穿梭,悠然垂釣於清波之中,歌聲相續。 任隨船兒在水面上漂浮。不知夜幕早已降臨,乘月歸來,有酒盈樽,滿屋是雲霧蒸騰如登仙界。此情此景哪還有世間的榮辱覬爭。

注釋

漁歌子:詞牌名。此調最早見於唐朝詩人爲張志和的《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又名“漁歌曲”“漁父”“漁父樂”“漁夫辭”,原唐教坊曲名,後來人們根據它填詞,又成爲詞牌名。原爲單調廿七字,四平韻。中間三言兩句,例用對偶。 澹(dàn)蕩:即淡蕩,水動盪的樣子,此指風吹不動。 芊(qiān)芊:草茂盛的樣子。 棹(zhào)歌:漁歌。 信浮沉:聽任漁舟自在地起落。喻己於世,聽其自然。信,任由。 尊:同“樽”,酒器。 雲滿屋:月光和江霧籠罩,如雲滿屋。

《漁歌子·楚山青》是五代十國時期詞人李珣創作的一首詞。此詞詠調名本意,寫漁夫的生涯與心懷,以歸隱垂釣的樂趣表現對官場的厭棄與鄙視。上片寫楚湘山水,下片漁夫的生活情趣。全詞勾畫了一幅清新宜人的山水圖,描繪出灑脫飄逸的隱逸生活,表現自己曠迭脫俗的人生態度,語言清新流利,文筆灑脫豪放,洋溢着一種“清勝”之美。

賞析

此詞表現的是漁人超脫塵世的閒情逸致。上片是楚湘山水畫,江山秀美,風物可愛,語言流利,表達了詞人對大自然美的迷戀,是下片“漁夫”生活的典型環境。 下片描繪了“漁夫”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生活情趣,從外到內,“不見人間榮辱”。這是封建時代正直知識分子,受壓抑、打擊、挫折之後的一種理想的追求,絕意仕進,與世無爭,雖是一種無力的消極反抗,但也體現了他們對那個社會的強烈不滿。 全詞淡淡寫景,緩緩抒情,風骨俊逸瀟灑,態度曠達超拔,語言清新流利,文筆灑脫豪放,無不洋溢着一種“清勝”之美。 和《花間集》中其他詞的內容相比,此詞脫開了“豔科”之路,一詠三嘆,寫儘自然意趣,別開一番天地。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楚山:指楚地的山,楚地多山,風景秀麗。
  • 湘水:即湘江,湖南省最大的河流。
  • (lù):清澈。
  • 澹蕩:形容春風柔和,使人感到舒適。
  • 芊芊:形容草木茂盛。
  • 簇簇:聚集成團的樣子。
  • 櫂歌:劃船時唱的歌。
  • 信浮沈:隨意漂浮沉沒,指船衹隨波逐流。
  • 琯束:約束,限制。
  • 灣曲:彎曲的河灣。
  • :古代盛酒的器具。
  • 雲滿屋:形容屋內雲霧繚繞,如同仙境。

繙譯

楚地的山青翠欲滴,湘江的水清澈見底,春風柔和舒適,讓人怎麽看也看不夠。草木茂盛,花朵聚集成團,漁船上歌聲此起彼伏。 船衹隨意漂浮沉沒,沒有絲毫的約束,釣完魚後乘著月光返廻彎曲的河灣。酒盃裡盛滿了美酒,屋內雲霧繚繞,倣彿置身仙境,忘記了人世間的榮辱。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楚山湘水的美麗畫卷,通過春風、草木、花朵、漁歌等元素,展現了自然的甯靜與和諧。詩中“信浮沈,無琯束”表達了詩人對自由生活的曏往,而“不見人間榮辱”則躰現了詩人超脫世俗的心態。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對簡樸生活的曏往。

李珣

李珣,晚唐詞人。字德潤,其祖先爲波斯人。居家梓州(四川省三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昭宗乾寧中前後在世。李珣有時名,所吟詩句,往往動人。妹舜弦爲王衍昭儀,他嘗以秀才預賓貢。又通醫理,兼賣香藥,可見他還不脫波斯人本色。蜀亡,遂亦不仕他姓。珣著有《瓊瑤集》,已佚,今存詞五十四首,(見《唐五代詞》)多感慨之音。) ► 55篇诗文

李珣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