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然:同「燃」,燃燒。
- 杵(chǔ):搗衣用的棒槌。
- 嚴子:指嚴光,字子陵,東漢時期的隱士,曾與漢光武帝劉秀同學,劉秀即位後,他改名隱居,後被召到京師洛陽,授諫議大夫,不受,歸隱富春山。
- 許由:上古時期的隱士,相傳堯帝以天下相讓,他堅辭不受,逃至箕山下農耕而食;堯帝又讓他做九州長官,他到潁水邊洗耳,表示不願聽到。
- 蒼生:指百姓。
- 飛詔:指皇帝的詔書。
翻譯
雲朵送來了關西的雨,風聲傳遞着渭北的秋意。 孤燈燃燒着客人的夢境,寒涼的杵聲搗打着鄉愁。 在灘頭思念着隱士嚴子,在山中回憶着高士許由。 如今百姓們有了希望,皇帝的詔書飛下林丘。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關西客舍中的孤寂與思鄉之情,同時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時局的關注。詩中「孤燈然客夢,寒杵搗鄉愁」巧妙運用了對仗和象徵,以孤燈和寒杵爲媒介,深刻傳達了旅人的孤獨與對家鄉的深切思念。後兩句則通過提及嚴子和許由這兩位歷史上的隱士,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嚮往,而「蒼生今有望,飛詔下林丘」則透露出對時局的樂觀態度,認爲皇帝的詔書能爲百姓帶來希望,體現了詩人對國家和民生的關心。

岑參
岑參(cénshēn),唐代詩人,原籍南陽(今屬河南新野),遷居江陵(今屬湖北)。漢族,荊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時56歲,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其詩歌富有浪漫主義的特色,氣勢雄偉,想象豐富,色彩瑰麗,熱情奔放,尤其擅長七言歌行。
► 407篇诗文
岑參的其他作品
- 《 五月四日送王少府歸華陰 》 —— [ 唐 ] 岑參
- 《 送張郎中赴隴右覲省卿公 》 —— [ 唐 ] 岑參
- 《 玉關寄長安李主簿 》 —— [ 唐 ] 岑參
- 《 題李士曹廳壁畫度雨雲歌 》 —— [ 唐 ] 岑參
- 《 春日醴泉杜明府承恩五品宴席上賦詩 》 —— [ 唐 ] 岑參
- 《 虢州送鄭興宗弟歸扶風別廬 》 —— [ 唐 ] 岑參
- 《 北庭貽宗學士道別 》 —— [ 唐 ] 岑參
- 《 送王七錄事赴虢州 》 —— [ 唐 ] 岑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