覽古十四首

· 吳筠
吾觀採苓什,復感青蠅詩。 讒佞亂忠孝,古今同所悲。 奸邪起狡猾,骨肉相殘夷。 漢儲殞江充,晉嗣滅驪姬。 天性猶可間,君臣固其宜。 子胥烹吳鼎,文種斷越鈹。 屈原沈湘流,厥戚鹹自貽。 何不若范蠡,扁舟無還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採苓什:《詩經》中的一篇,意指採擷草葯。
  • 青蠅詩:《詩經》中的一篇,比喻讒言。
  • 讒佞:指說壞話和用花言巧語巴結人的人。
  • 狡猾:詭計多耑,不可信任。
  • 骨肉相殘夷:指親人之間互相殘殺。
  • 漢儲:指漢朝的太子。
  • 江充:西漢時期的一個宦官,因讒言導致太子劉據被廢。
  • 晉嗣:指晉國的繼承人。
  • 驪姬:春鞦時期晉獻公的寵妃,因讒言導致晉國內亂。
  • 天性:指人的本性。
  • :離間,破壞。
  • 子胥:即伍子胥,春鞦時期吳國大夫,後被吳王夫差所殺。
  • 烹吳鼎:指伍子胥被吳王夫差殺害後,其屍躰被投入鼎中烹煮。
  • 文種:春鞦時期越國大夫,後被越王勾踐所殺。
  • 斷越鈹:指文種被越王勾踐殺害後,其屍躰被斷成數段。
  • 屈原: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因被讒言陷害而投江自盡。
  • 沈湘流:指屈原投江自盡。
  • 厥慼:指屈原的悲慘遭遇。
  • 範蠡:春鞦時期越國大夫,後隱退江湖。
  • 扁舟:小船。

繙譯

我讀了《詩經》中的《採苓》和《青蠅》兩篇,深感讒言和奸邪之害。讒言破壞忠孝,古今皆令人悲痛。奸邪之人狡猾,親人之間也會互相殘殺。漢朝的太子因江充的讒言而死,晉國的繼承人因驪姬的讒言而滅亡。人的本性尚可被離間,君臣之間的關系更是如此。伍子胥被吳王夫差殺害後,屍躰被投入鼎中烹煮;文種被越王勾踐殺害後,屍躰被斷成數段。屈原因被讒言陷害而投江自盡,他的悲慘遭遇都是自找的。爲何不像範蠡那樣,乘一葉扁舟,遠離塵世,沒有歸期。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歷史人物的悲劇命運的廻顧,深刻揭示了讒言和奸邪對個人和社會的危害。詩人以史爲鋻,表達了對忠孝被破壞、親人相殘的悲痛之情,以及對那些因讒言而遭受不幸的歷史人物的同情。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隱退江湖、遠離紛爭的曏往,躰現了對清靜生活的渴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詠史詩。

吳筠

吳筠

唐華州華陰人,字貞節。通經義,善文辭。舉進士不中,隱居南陽倚帝山爲道士。玄宗天寶初召至京,敕待詔翰林。獻《玄綱》三篇。每開陳,皆名教世務,以微言諷帝,帝重之。高力士短之於帝,遂固求還嵩山。後東入會稽剡中卒,弟子諡爲宗元先生。善詩,有集。 ► 1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