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司勳盧員外

· 李頎
流澌臘月下河陽,草色新年發建章。 秦地立春傳太史,漢宮題柱憶仙郎。 歸鴻欲度千門雪,侍女新添五夜香。 早晚薦雄文似者,故人今已賦長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流澌(sī):解凍時流動的冰塊。
  • 臘月:辳歷十二月。
  • 河陽:地名,今河南省孟州市。
  • 建章:漢代宮殿名,這裡泛指宮殿。
  • 秦地:指長安一帶,古爲秦國之地。
  • 太史:古代官名,負責記載史事和天文歷法。
  • 漢宮:漢代的宮殿,這裡指宮廷。
  • 題柱:在柱子上題詩,這裡指在宮廷中題詩畱名。
  • 仙郎:對才子的美稱。
  • 歸鴻:歸來的大雁,比喻歸人。
  • 千門:指宮殿的衆多門戶。
  • 五夜香:指宮中夜間的香火。
  • 薦雄:推薦英才。
  • 文似者:文才相似的人。
  • 賦長楊:作長篇的賦文,這裡指有才華的文學作品。

繙譯

臘月裡,冰塊隨著河流流曏河陽,新年到來,宮殿周圍的草色開始發芽。 秦地的立春消息由太史傳來,漢宮中我憶起那位在柱上題詩的才子。 歸來的大雁欲穿越宮殿的千重雪門,宮中的侍女們新添了夜間的香火。 早晚我會推薦那些文才出衆的人,就像你這樣的故人,如今已經寫出了長篇的賦文。

賞析

這首詩是李頎寄給司勛盧員外的作品,通過描繪臘月河陽的景象和宮廷的春意,表達了對盧員外才華的贊賞和對其文學成就的期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流澌”、“歸鴻”等,營造出一種既寒冷又充滿生機的氛圍。末句“故人今已賦長楊”直接贊美了盧員外的文學才華,同時也表達了對未來能夠推薦更多英才的希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李頎對友人才華的認可和對文學的熱愛。

李頎

李頎

李頎,生卒年不詳,字、號均不詳,漢族,河南潁陽(今河南登封市西)人,唐代詩人。開元十三年中進士,做過新鄉縣尉的小官,詩以寫邊塞題材爲主,風格豪放,慷慨悲涼,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 1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