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虢州東亭送李司馬歸扶風別廬

· 岑參
柳嚲鶯嬌花復殷,紅亭綠酒送君還。 到來函谷愁中月,歸去磻溪夢裏山。 簾前春色應須惜,世上浮名好是閒。 西望鄉關腸欲斷,對君衫袖淚痕斑。
拼音

所属合集

#三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柳嚲(duǒ):柳枝低垂。
  • 鶯嬌:形容鶯聲婉轉悅耳。
  • 花復殷:花兒再次盛開,殷紅豔麗。
  • 紅亭:裝飾華麗的亭子。
  • 綠酒:新釀的酒,因未過濾而有綠色泡沫。
  • 函谷:函谷關,位於今河南省三門峽市,古代著名的關隘。
  • 磻(pán)溪:水名,位於今陝西省寶雞市,傳說中姜太公釣魚的地方。
  • 簾前:窗簾前,指室內。
  • 浮名:虛名,指世俗的名聲。
  • 鄉關:故鄉。

翻譯

柳枝低垂,鶯聲婉轉,花兒再次盛開,殷紅豔麗,裝飾華麗的亭子裏,新釀的綠酒送你歸去。 來到函谷關,愁思中的月亮,歸去磻溪,夢中的山巒。 窗簾前的春色應當珍惜,世上的虛名不過是閒事。 西望故鄉,心腸欲斷,對着你,我的衣袖上淚痕斑斑。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暮春時節送別友人的情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表達了深切的離愁別緒和對友人的深情厚意。詩中「柳嚲鶯嬌花復殷」一句,以柳枝、鶯聲、花朵爲載體,生動地勾勒出一幅春意盎然的畫面,而「紅亭綠酒送君還」則進一步以紅亭綠酒爲背景,渲染了送別的氛圍。後兩句通過對函谷關和磻溪的提及,巧妙地融入了對友人旅途的關切和對故鄉的思念。最後兩句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不捨和對故鄉的深切懷念,情感真摯,令人動容。

岑參

岑參

岑參(cénshēn),唐代詩人,原籍南陽(今屬河南新野),遷居江陵(今屬湖北)。漢族,荊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時56歲,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其詩歌富有浪漫主義的特色,氣勢雄偉,想象豐富,色彩瑰麗,熱情奔放,尤其擅長七言歌行。 ► 4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