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屋山第之側雜構小亭暇日與羣公同遊
桂亭依絕巘,蘭榭俯回溪。
綺棟魚鱗出,雕甍鳳羽棲。
引泉聊漲沼,鑿磴且通蹊。
席上山花落,簾前野樹低。
弋林開曙景,釣渚發晴霓。
狎水驚梁雁,臨風聽楚雞。
復看題柳葉,彌喜蔭桐圭。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絕巘(jué yǎn):極高的山峯。
- 蘭榭:建在水邊或水中的亭臺。
- 綺棟:華麗的屋樑。
- 雕甍(diāo méng):雕花的屋脊。
- 磴(dèng):石階。
- 弋林:射獵的林地。
- 狎水:親近水邊。
- 梁雁:指來自北方的雁。
- 楚雞:楚地的雞,此指楚地的聲音。
- 桐圭:桐木製成的圭,古代用於祭祀的禮器。
翻譯
桂亭依傍在極高的山峯旁,蘭榭俯瞰着迴旋的溪流。 華麗的屋樑如同魚鱗般排列,雕花的屋脊上棲息着鳳凰的羽翼。 引來泉水稍作漲滿池沼,鑿開石階以便通往小徑。 席上山花輕輕飄落,簾前的野樹顯得低矮。 射獵的林地開啓了清晨的景色,釣魚的小洲上出現了晴朗的彩虹。 親近水邊驚起了北方的雁羣,迎風聆聽着楚地的雞鳴。 再次看到題寫在柳葉上的詩句,更加喜歡這桐木圭的蔭涼。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王屋山下一處幽靜的亭臺景緻,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交融。詩中「桂亭」、「蘭榭」等建築與「絕巘」、「回溪」等自然景觀相映成趣,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細膩描繪。後文通過「弋林」、「釣渚」等場景的轉換,以及「梁雁」、「楚雞」等聲音的描寫,進一步豐富了詩的意境,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享受。結尾的「題柳葉」、「蔭桐圭」則透露出詩人對文化藝術的追求和對傳統禮儀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