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公座中呈令狐令公時蔡京在坐京曾爲僧徒故有第五句

罷執霓旌上醮壇,慢妝嬌樹水晶盤。 更深欲訴蛾眉斂,衣薄臨醒玉豔寒。 白足禪僧思敗道,青袍御史擬休官。 雖然同是將軍客,不敢公然子細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霓旌(ní jīng):古代儀仗隊中用彩色羽毛裝飾的旗幟。
  • 醮壇(jiào tán):道教舉行齋醮儀式的場所。
  • 慢妝:淡妝。
  • 蛾眉(é méi):形容女子細長而美麗的眉毛。
  • 白足禪僧:指蔡京,因其曾爲僧徒,故稱。
  • 青袍御史:指官員,御史穿青袍。
  • 子細:仔細。

翻譯

她停止了手持霓旌登上醮壇的儀式,換上了淡妝,如同嬌嫩的樹枝上掛着水晶盤。 夜深了,她想要傾訴心事,眉頭微微皺起,衣裳單薄,醒來時感到玉體寒冷。 曾爲僧徒的白足禪僧(蔡京)在思考是否放棄修行,而穿青袍的御史則考慮辭官。 儘管我們都是將軍的賓客,但我不敢公然仔細地觀察她。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女子在夜晚的醮壇上的情景,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她的美麗與孤獨。詩中「霓旌」、「醮壇」等詞語勾勒出了場景的莊重與神祕,「慢妝嬌樹水晶盤」則形象地描繪了女子的妝容與姿態。後兩句通過對禪僧和御史的心理描寫,暗示了周圍人的不同心態。最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女子的尊重與不敢褻瀆的情感。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李商隱詩歌的獨特魅力。

李商隱

李商隱

李商隱,著名詩人。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爲“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裏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爲“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爲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後葬於家鄉沁陽(今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爲《李義山詩集》。 ► 6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