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郡懷古二首陽給事
宋氏遠家左,豺狼滿中州。
陽君守滑臺,終古垂英猷。
數仞城既毀,萬夫心莫留。
跳身入飛鏃,免冑臨霜矛。
畢命在旗下,殭屍橫道周。
義風激河汴,壯氣淪山丘。
嗟爾抱忠烈,古來誰與儔。
就烹感漢使,握節悲陽秋。
顏子綴清藻,鏗然如素璆。
徘徊望故壘,尚想精魂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東郡:古代郡名,今河南省濮陽市一帶。
- 陽給事:指陽瓚,南朝宋時的官員,曾在東郡抵抗北魏軍隊的進攻,壯烈犧牲。
- 中州:指中原地區。
- 滑臺:古代地名,今河南省滑縣。
- 英猷:英明的謀略。
- 飛鏃:飛箭。
- 免冑:脫下頭盔,表示準備戰鬥。
- 霜矛:鋒利的長矛。
- 道周:道路的周圍。
- 激河汴:激盪着黃河和汴河的水流,比喻激昂的氣概。
- 淪山丘:沉沒在山丘之中,比喻壯志未酬。
- 儔:伴侶,同類。
- 握節:手持符節,表示堅守職責。
- 陽秋:指春秋時期,這裏比喻歷史的記載。
- 顏子:指顏回,孔子的弟子,以德行著稱。
- 素璆:潔白的美玉,比喻高尚的品德。
- 故壘:舊時的堡壘,指陽瓚曾經戰鬥的地方。
- 精魂:指陽瓚的英靈。
翻譯
宋氏家族遠離了東郡,豺狼般的敵人遍佈中原。 陽君堅守滑臺,千古流傳着他的英明謀略。 城牆雖已毀壞,但萬人的心志不曾動搖。 他跳入飛箭之中,脫下頭盔面對鋒利的長矛。 最終在旗幟下犧牲,屍體橫陳在道路旁。 他的義氣激盪着黃河和汴河,壯志沉沒在山丘之中。 唉,你這忠誠烈士,自古以來誰與你爲伴? 面對漢使的烹殺,你手持符節悲嘆春秋。 顏回般清高的文采,鏗鏘如潔白的美玉。 徘徊在舊時的堡壘,仍能感受到你的英靈遊蕩。
賞析
這首詩讚頌了陽瓚的忠誠和英勇,通過描繪他在滑臺堅守的壯烈場景,展現了他的不屈精神和犧牲精神。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如「豺狼滿中州」形容敵人的兇殘,「飛鏃」、「霜矛」描繪戰鬥的激烈,「激河汴」、「淪山丘」表達了對陽瓚壯志未酬的惋惜。最後,詩人通過對陽瓚英靈的懷念,表達了對這位古代英雄的無限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