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千騎:形容隨從衆多。
- 大旆:大旗。
- 武侯廬:指諸葛亮在成都的故居。
- 龜印:古代官員的印章,常刻有龜形。
- 銜新綬:指佩戴新的官印和綬帶,表示升官。
- 鱣庭:指學宮,古代培養士人的地方。
- 取履橋: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釣璜溪: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臨邛客:指司馬相如,他曾在臨邛(今四川邛崍)賣酒。
- 入蜀:指進入四川地區。
- 使者車:指使者的車輛,這裏指司馬相如雖然入蜀,但未能得到重用。
翻譯
隨從衆多,風聲大作,大旗舒展,春天再次來到諸葛亮的故居。我們共同懸掛着刻有龜形的印章,佩戴着新的官印和綬帶,一同回憶在學宮的舊時光,探訪舊居。取履橋邊的鳥兒已經換了一代,釣璜溪畔的落花剛剛開始飄落。今天我卻嘲笑司馬相如,他雖然進入四川,卻只是空馳使者的車輛,未能得到重用。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李德裕在春天重訪諸葛亮故居的情景,通過對「千騎風生大旆舒」和「春江重到武侯廬」的描寫,展現了詩人隨從衆多、氣派非凡的出行場面。詩中「共懸龜印銜新綬,同憶鱣庭訪舊居」表達了詩人對過去在學宮時光的懷念,以及對新官職的自豪。結尾處「今來卻笑臨邛客,入蜀空馳使者車」則透露出詩人對司馬相如未能得到重用的諷刺,同時也反映出詩人對自己境遇的滿足和自豪。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通過對歷史人物的對比,展現了詩人的政治抱負和人生感慨。

李德裕
唐趙郡人,字文饒。李棲筠孫、李吉甫子。幼有壯志,苦心力學,不喜科試。既冠,卓犖有大節。穆宗即位,召入翰林充學士,禁中書詔,大手筆多詔德裕草之。尋轉考功郎中、知制誥、中書舍人。敬宗時出爲浙西觀察使。文宗即位,加檢校禮部尚書,召爲兵部侍郎。武宗時由淮南節度使入相,弭藩鎮之禍,決策制勝,威權獨重。德裕爲李黨首領,牛僧孺、李宗閔爲首之牛黨深銜之,宣宗立,爲牛黨所構,貶崖州司戶卒。追贈尚書左僕射、太子少保、衛國公。好著書爲文,雖位極臺輔,讀書不輟。有《次柳氏舊聞》、《會昌一品集》。
► 151篇诗文
李德裕的其他作品
- 《 送張中丞入臺從事 》 —— [ 唐 ] 李德裕
- 《 重題 》 —— [ 唐 ] 李德裕
- 《 憶金門舊遊奉寄江西沈大夫 》 —— [ 唐 ] 李德裕
- 《 思平泉樹石雜詠一十首 其五 重臺芙蓉 》 —— [ 唐 ] 李德裕
- 《 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流杯亭 》 —— [ 唐 ] 李德裕
- 《 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 紅桂樹 》 —— [ 唐 ] 李德裕
- 《 奉和太原張尚書 》 —— [ 唐 ] 李德裕
- 《 遙傷茅山縣孫尊師三首 》 —— [ 唐 ] 李德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