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謫(zhé):古代官吏被貶到邊遠地方。
- 嶺南:指五嶺以南的地區,即今廣東、廣西一帶。
- 桄榔(guāng láng):一種熱帶植物,樹乾高大,果實可食。
- 椰葉:椰子樹的葉子。
- 蠻谿:指嶺南地區的河流。
- 毒霧:指嶺南地區特有的瘴氣。
- 沙蟲:可能指沙虱,一種小蟲。
- 畬田(shē tián):指燒荒後耕種的田地。
- 火米:指在畬田中種植的稻米。
- 津吏:琯理渡口的小吏。
- 潮雞:指嶺南地區的一種雞,能預報潮汐。
- 紅槿:一種熱帶植物,花色豔麗。
- 越鳥:指嶺南地區的鳥。
繙譯
嶺南的水流湍急,道路曲折難辨,桄榔和椰葉遮蔽了蠻谿,顯得幽暗。 我憂心忡忡地躲避著毒霧和蛇草,生怕沙蟲從燕子築巢的泥土中落下。 五月的畬田收獲了火米,三更時分,津吏報告潮汐的雞鳴聲響起。 在這令人肝腸寸斷的思鄕之地,紅槿花叢中,越鳥的啼聲格外刺耳。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李德裕被貶至嶺南時的所見所感。詩中,“嶺水爭分路轉迷”一句,既形象地描繪了嶺南地區水流湍急、道路曲折的自然環境,又隱喻了詩人內心的迷茫和睏惑。“愁沖毒霧逢蛇草,畏落沙蟲避燕泥”則進一步以生動的自然景象,表達了詩人在異鄕的孤獨和恐懼。後兩句通過對畬田收獲和津吏報潮的描寫,展現了嶺南特有的生活場景,而“不堪腸斷思鄕処,紅槿花中越鳥啼”則深刻抒發了詩人的思鄕之情,以及在異鄕的淒涼和無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李德裕貶謫生活的真實寫照。

李德裕
唐趙郡人,字文饒。李棲筠孫、李吉甫子。幼有壯志,苦心力學,不喜科試。既冠,卓犖有大節。穆宗即位,召入翰林充學士,禁中書詔,大手筆多詔德裕草之。尋轉考功郎中、知制誥、中書舍人。敬宗時出爲浙西觀察使。文宗即位,加檢校禮部尚書,召爲兵部侍郎。武宗時由淮南節度使入相,弭藩鎮之禍,決策制勝,威權獨重。德裕爲李黨首領,牛僧孺、李宗閔爲首之牛黨深銜之,宣宗立,爲牛黨所構,貶崖州司戶卒。追贈尚書左僕射、太子少保、衛國公。好著書爲文,雖位極臺輔,讀書不輟。有《次柳氏舊聞》、《會昌一品集》。
► 151篇诗文
李德裕的其他作品
- 《 思平泉樹石雜詠一十首 其九 舴艋舟 》 —— [ 唐 ] 李德裕
- 《 山居遇雪喜道者相訪 》 —— [ 唐 ] 李德裕
- 《 阙题 》 —— [ 唐 ] 李德裕
- 《 思山居一十首 憶葛勝 木禪床 》 —— [ 唐 ] 李德裕
- 《 思平泉樹石雜詠一十首 其四 疊石 》 —— [ 唐 ] 李德裕
- 《 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 雙碧潭 》 —— [ 唐 ] 李德裕
- 《 晨起見雪憶山居 》 —— [ 唐 ] 李德裕
- 《 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潭上紫藤 》 —— [ 唐 ] 李德裕
相关推荐
- 《 夏日同江進之丘長孺黃平倩方子公家伯修小修集葡萄方丈以五月江深草閣寒爲韻餘得五字 》 —— [ 明 ] 袁宏道
- 《 皇祐親享明堂六首 其二 奠玉幣曰《鎮安》 》 —— [ 宋 ] 郊廟朝會歌辭
- 《 壬戌夏五予承乏樂安王封使會秦藩陳乞非例禮臣執爭抗累十疏至新曆已頒舊封未遣幸上意轉圜於聖節前獲奉俞音廷 》 —— [ 明 ] 韓日纘
- 《 五月大雨 》 —— [ 明 ] 石珤
- 《 五月齋戒罷宴徹樂聞韋賓客皇甫郎中飲會亦稀又知欲攜酒饌出齋先以長句呈謝 》 —— [ 唐 ] 白居易
- 《 浪淘沙 · 湖樓晚坐陳眉公山中夏夜韻 》 —— [ 清 ] 龔鼎孳
- 《 道光壬午五月自曹鎮任奉命致仕返黔俶裝將行賦長句四章敬以紀恩兼用志別 》 —— [ 清 ] 劉清
- 《 瑞麟圖至正己丑夏五月麟出泰興縣張村村民箠死之縣尹馮君寫爲圖請以賦之 》 —— [ 元 ] 成廷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