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中惜花更書與諸從事

公退尋芳已是遲,莫因他事更來稀。 未經旬日唯憂落,算有開時不合歸。 歌檻宴餘風嫋嫋,閒園吟散雨霏霏。 高樓鼓絕重門閉,長爲拋回恨解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公退:指公務完畢後的休息時間。
  • 尋芳:尋找花草的美景,指欣賞自然風光。
  • 他事:其他的事務或事情。
  • 旬日:十天,指很短的時間。
  • 開時:指花開的時節。
  • 歌檻:指在欄杆邊唱歌。
  • 宴餘:宴會結束後的餘暇。
  • 風嫋嫋:形容風輕柔細弱的樣子。
  • 閒園:安靜的園子。
  • 吟散:吟詩作賦後的散心。
  • 雨霏霏:形容雨細密而連綿不斷。
  • 鼓絕:鼓聲停止,指夜深。
  • 重門閉:多重門都關閉,形容夜深人靜。
  • 拋回:指離開宴會或美景後的心情。
  • 恨解衣:因夜深而不得不脫衣就寢,卻心懷不滿。

翻譯

公務完畢後去尋覓花草美景已經算是遲了,更不應該因爲其他事務而頻繁缺席。 在花還未開滿十天之內,唯一擔心的是它們會凋落,計算着花開的時間,不應該匆匆離去。 在欄杆邊唱歌,宴會結束後的風輕柔細弱,安靜的園子裏,吟詩作賦後的散心被細雨打斷。 高樓上的鼓聲已經停止,多重門都關閉了,長夜漫漫,我因不得不離開那美好的場景而心生遺憾,解衣就寢時仍感不滿。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公務之餘尋找自然之美的情景,以及對美好時光流逝的無奈和遺憾。詩中「公退尋芳已是遲」一句,既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嚮往,也透露出公務繁忙的無奈。後文通過對「歌檻宴餘」和「閒園吟散」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珍惜。結尾的「高樓鼓絕重門閉」和「恨解衣」則深刻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流逝的無奈和內心的不滿。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李建勳

李建勳,字致堯,廣陵人。(全唐詩作隴西人。此從唐才子傳)約生於唐懿宗鹹通十三年,卒於周太祖廣順二年,年約八十一歲。少好學能屬文,尢工詩。南唐主李昪鎮金陵,用爲副使,預禪代之策,拜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昪元五年(941)放還私第。嗣主璟,召拜司空。以司徒致仕,賜號鐘山公,年已八十。時宋齊丘隱居洪州西山,建勳常往造謁致敬。後歸高安別墅,一夕,無病而終。建勳著有鐘山集二十卷,《唐才子傳》傳於世。 ► 1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