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得冬日青溪草堂四十字

莫道無幽致,常來到日西。 地雖當北闕,天與設東溪。 疏葦寒多折,驚鳧去不齊。 坐中皆作者,長愛覓分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幽致:幽靜雅緻的景緻。
  • 常來到日西:常常來到這裏直到太陽西下。
  • 北闕:古代宮殿北面的門樓,是臣子等候朝見或上書奏事之處。
  • 東溪:東邊的溪流。
  • 疏葦:稀疏的蘆葦。
  • 驚鳧:驚飛的野鴨。
  • 去不齊:飛去的方向不一致。
  • 作者:指詩人。
  • 覓分題:尋找詩題。

翻譯

不要說這裏沒有幽靜雅緻的景緻,我常常來到這裏,直到太陽西下。 雖然地處北闕,但大自然卻賦予了這裏東溪的美景。 稀疏的蘆葦在寒冷中多有折斷,驚飛的野鴨飛去的方向不一致。 在座的各位都是詩人,都喜歡在這裏尋找詩題。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冬日青溪草堂的幽靜景緻,通過「疏葦寒多折,驚鳧去不齊」的生動描繪,展現了自然的靜謐與生機。詩中「常來到日西」表達了詩人對這片景色的深厚情感。結尾的「坐中皆作者,長愛覓分題」則展現了詩人與同好們在此尋覓詩意的雅趣,體現了文人墨客對自然美景的欣賞與創作激情。

李建勳

李建勳,字致堯,廣陵人。(全唐詩作隴西人。此從唐才子傳)約生於唐懿宗鹹通十三年,卒於周太祖廣順二年,年約八十一歲。少好學能屬文,尢工詩。南唐主李昪鎮金陵,用爲副使,預禪代之策,拜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昪元五年(941)放還私第。嗣主璟,召拜司空。以司徒致仕,賜號鐘山公,年已八十。時宋齊丘隱居洪州西山,建勳常往造謁致敬。後歸高安別墅,一夕,無病而終。建勳著有鐘山集二十卷,《唐才子傳》傳於世。 ► 1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