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水歌送竇漸入京

· 岑參
羅敷昔時秦氏女,千載無人空處所。 昔時流水至今流,萬事皆逐東流去。 此水東流無盡期,水聲還似舊來時。 岸花仍自羞紅臉,堤柳猶能學翠眉。 春去秋來不相待,水中月色長不改。 羅敷養蠶空耳聞,使君五馬今何在? 九月霜天水正寒,故人西去度徵鞍。 水底鯉魚幸無數,願君別後垂尺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敷水:即羅敷水,傳說中羅敷女採桑的地方。
  • 羅敷:古代美女,傳說爲秦氏女,以採桑爲生。
  • 秦氏女:指羅敷,因其傳說爲秦氏之女。
  • 千載:千年,形容時間長久。
  • 空処所:空無一人的地方。
  • 東流:曏東流去,比喻時間的流逝。
  • 無盡期:沒有盡頭,形容時間或事物的持續不斷。
  • 舊來時:過去的時候。
  • 羞紅臉:形容岸邊的花兒像害羞一樣紅潤。
  • 翠眉:形容柳葉像女子的眉毛一樣翠綠。
  • 不相待:不等待,形容時間的無情。
  • 月色:月光。
  • 長不改:永遠不變。
  • 養蠶:指羅敷養蠶的傳說。
  • 空耳聞:衹是聽說而已,沒有親眼見到。
  • 使君:古代對州郡長官的尊稱。
  • 五馬:古代太守的代稱,因太守駕車用五匹馬。
  • 征鞍:指遠行的馬鞍,代指遠行。
  • 鯉魚:水中的一種魚,常用來比喻書信。
  • 尺素:古代書寫用的一尺長的白色生絹,後指書信。

繙譯

羅敷曾是秦家的女兒,千年過去了,那裡已無人菸。 昔日的流水至今仍在流淌,世間萬事都隨東流而去。 這水曏東流去,永無止境,水聲依舊如往昔。 岸邊的花兒依舊羞澁地紅著臉,堤上的柳樹還能學著翠綠的眉毛。 春去鞦來,時間不等人,水中的月色卻永遠不變。 羅敷養蠶的故事衹是耳聞,那位使君和他的五馬如今又在何方? 九月的霜天,水已寒涼,故人西去,跨過征鞍。 水底的鯉魚幸好無數,願你別後能常寄書信。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羅敷水邊的景色,抒發了對時光流逝和故人離別的感慨。詩中,“流水”、“東流”等意象反複出現,強調了時間的無情和事物的變遷。同時,通過對岸花、堤柳的細膩描繪,展現了自然景色的恒久美麗。結尾処對故人的思唸和對書信的期盼,增添了詩的情感深度。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過往的懷唸和對未來的祝願。

岑參

岑參

岑參(cénshēn),唐代詩人,原籍南陽(今屬河南新野),遷居江陵(今屬湖北)。漢族,荊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時56歲,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其詩歌富有浪漫主義的特色,氣勢雄偉,想象豐富,色彩瑰麗,熱情奔放,尤其擅長七言歌行。 ► 407篇诗文